43岁的他,参加工作20年,却与病魔抗争了19年,在做过14次大手术后,以坚韧的意志从病榻上顽强站起来,成为全国铁路公安系统百名“岗位标兵能手”——
他像“保尔”那样坚强
——记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哈尔滨东站派出所民警张永庆
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人们自然会想到保尔·柯察金。他在艰苦环境中,以昂扬的激情、奇迹般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出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哈尔滨东站派出所也有这样一位“保尔”,在命运之手夺走他的健康之后,民警张永庆不但没有将人生停滞在黑暗之中,而是以坚强意志焕发出最绚丽的生命光芒。
“横祸”:让梦想破碎
张永庆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铁路民警,更是他的偶像。1992年,张永庆考入梦寐以求的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铁路警察。然而,一场飞来横祸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4年5月的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组织旅客安检和疏导旅客进站。20时,一名醉汉踉踉跄跄走进候车室,张永庆怕他被拥挤的人群挤倒发生意外,上前扶醉汉进入候车室后,又到站台维护秩序。
10多分钟后,又有3名满身酒气的男子进入候车室,找到先前进入候车室的醉汉,不由分说就拳脚相加。正在站台上执勤的张永庆闻讯赶到现场,制止打斗。就在他了解情况时,一名男子从后面抱起他,狠狠地把他扔了出去,摔在地上。他忍痛爬起来,与后赶到的同事一道将涉案人员带回派出所。查处此案后,他强忍疼痛再一次回到岗位上,就在接送列车时,突然感觉自己的右腿不听使唤、没了知觉,整个人瘫倒在站台上……经过医院诊断,确诊为腰间盘脱出髓核压迫神经,需要住院治疗。
在一个月的保守治疗中,他的右腿出现严重萎缩,医院根据情况实施了第一次手术。做完手术15天后,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岗位。可是过了半年,在岗位上,他的右腿再次失去知觉。
“第一次手术失败,外伤所致的突出髓核未取出,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医生的诊断如晴天霹雳,让他陷入苦恼之中。
“病魔”:他痛不欲生
张永庆再一次病倒卧床,有人劝他的女朋友杨威:“他的腰伤成这样,要动两次手术,还不知道能不能站起来呢。趁现在没结婚,要好好想想,可别让自己吃一辈子苦啊!”杨威说:“我们是相处几年的恋人,现在他负伤了,我更要照顾好他。”张永庆听到杨威的表态,感动得流下了热眼。1995年,二人如约走入婚姻殿堂。
虽然第二次手术取出了有问题的髓核,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他一直被失败手术带来的各种病痛折磨着,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
为了让张永庆早日康复,杨威辞去了哈市公交公司的工作,陪伴丈夫四处寻医治病。他相继经历了腰骶硬膜囊早性囊肿、腰椎感染、左腿膝关节松解术等14次大手术。原本体态健硕、朝气蓬勃的23岁小伙子,经过几年的伤痛折磨,变为一名满眼辛酸、体重仅为80斤的病人。特别是在做完腰椎感染手术后,医生要求他卧床平躺6个月。
在卧床修养的日子,张永庆动弹不得,心如死灰。一次次术后的结果都不理想,让他彻底崩溃了。2008年的一天,他来到松花江大桥,想结束生命,不想再拖累妻子和家人。当他准备纵身一跃的时候,被赶到的妻子和同事拽了回来。妻子搂住绝望的他,告诉他,“永庆,放心吧,医院承认了医疗事故,咱不较真儿了,未来还有我和孩子陪你。”两个人相拥着痛哭一场,辛酸和病痛此刻倾泻而出。
“大爱”:生命的支撑
因为常年手术治疗加之长期麻醉的后遗症,张永庆出现了无法入睡的症状,最长时间连续5天5夜不合眼,整个人已经折磨得不成样子。医生诊断为精神障碍,他被送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接受3个月的康复治疗。
治疗期间,除了妻子悉心的陪伴和照顾,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也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来陪他,给他讲讲最近单位发生的事儿、处理的案件,跟他聊天。慢慢地,在大家及妻子的开导下,他渐渐地解开了心结。
跌倒了就再次爬起来,要对得起一直关心自己的战友和家人,对得起他们一直以来的不抛弃与不放弃。张永庆重又扬起希望的风帆。
他对杨威说:“媳妇,买台电脑吧,我总不能真成废人了,我要上班……”顿时,杨威泪如泉涌。张永庆利用一年治疗时间,自学电脑,一下子从“电脑盲”成为电脑操作的行家里手,妻子看到他的变化,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2010年10月,在张永庆的再三要求下,派出所领导同意了他返岗工作的请求。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所领导安排他在门卫工作。可他闲不住,成天看着所里的同事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同事办案时,他帮着忙前忙后,取材料,装订案卷……
张永庆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一天,他找到所领导:“让我上治安组吧,我不能闲着呀。所里本来人就少,我回来不想拖后腿。”大家被他感动了,最后所长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能逞能”。
前年,派出所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这给张永庆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得知消息后,他兴奋地找到领导,要“承包”此项工作中信息录入的艰巨任务。紧接着,他开始建设派出所的信息网,从卷宗整理开始到录入信息,忙碌起来。仅用一年时间,就录入案件信息一万余起,各类信息七万多条,完成了别人看似艰难乏味的工作。同时,他根据派出所的管辖情况,将所有政防、刑防处所以及线路等重要部位,全部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录入,为开展工作提供方便。他设计的多媒体信息录入软件和信息网,成为哈铁公安处的样板。
去年8月24日,张永庆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不幸再一次降临到他身上。经北京203医院确诊,他又患上了罕见的嗜络细胞瘤。这种病不仅经常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到260,并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只有北京的一所医院能做,医生建议他先接受系统调理,等各方面指标达标后才能手术。
9月14日,他接受了第一期系统治疗后回到哈尔滨,下了火车就打车来到派出所,对大家说:“我太想你们了,先来看看。”因半个多月的用药治疗,加上旅途的疲惫,他脸部浮肿严重,腿部因伤残走路更加困难,同事们的眼眶湿润了。
“价值”:在奉献中体现
在张永庆的勤奋工作下,哈东站派出所不仅实现了办公计算机联网化,还设立了小的局域网,将管内辖区的信息制作成标准网站,只要鼠标一点就会出现场所的具体概况,他也被称为派出所里的“活地图”。同时,他将监控设备联网到办公电脑上,为及时掌控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途径。
派出所所长滕辉对记者说:“张永庆不仅让全所信息化管理走在全公安处前面,而且还是办案主力。派出所被命名为公安部一级所队、全国优秀基层单位,张永庆功不可没。”
在派出所,由于处理案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他就跟着同事们一直忙到案件处理完毕。有时遇到警力不足,他还主动值班替岗。
今年6月2日傍晚,张永庆正在和滕辉值班,车站打来电话说,有一名男子在站外的线路旁徘徊了一个多小时,可能要轻生。他们立即开车赶去,将这名男子领到派出所。经询问得知,男子是外地来打工的,因干了3个月的活儿,没有领到工资,感觉窝囊,便产生了卧轨自杀念头。张永庆把这些年与病魔斗争的经历讲完后,男子听得落了泪:“没有想到你病成这样,还这么乐观。你放心,今后不但不轻生了,还要一定活出个样来。”
工作份内的事情他尽职尽责做好,份外的工作更是尽心尽力。6月7日晚,滕辉接到报警,派出所附近彩虹立交桥下发现一具尸体。由于张永庆是“活地图”,滕辉打电话让他迅速赶到现场。为尽快找到死因,他们马上对附近的监控装置进行调取。他来到房产煤场一栋楼上的监控点,发现了死者从立交桥上跳下的录像,找到了其自杀的证据。由于楼房的楼梯没有扶手,他的腿不好,只能爬着从楼梯下来。
张永庆每天工作时,病痛经常发作,一天要靠吃一盒止疼片来维持,有时疼得汗直往下流,他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特别是赶上所里处理案件,有时整个晚上都不能睡觉。派出所教导员温吉元心疼他,忍不住对他说:“永庆,工作要悠着干,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能累坏了。”他总是说:“工作虽然累点儿,但痛并快乐着。”
7月3日16时,张永庆在候车室内检查“三品”,发现检查仪旁有一个黑色背包无人认领。于是,他一边通知车站进行广播查找,一边迅速调取安检录像,发现是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男子遗忘的。此时,哈东站发出的K7065次列车只有10分钟就开车了。于是,他拿起背包一瘸一拐跑到站台上,将情况快速通报给站台民警,他们兵分两路从列车首尾两个方向查找白衣男子。张永庆在6号车厢见到失主正醉醺醺地趴在茶几上睡觉。他讲明来意后,男子一下子醒了酒,并握住张永庆的手激动地说:“警察大哥,下次一定请你喝酒。”周围的旅客和张永庆都笑了。
张永庆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做好人好事千余件,收到群众送来的表扬信、锦旗百余封(面),参与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000余起,查破刑事案件20余起,先后因破获案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一次。今年7月全国铁路公安局开展“我为改革做贡献”百名“岗位标兵能手”评选活动,张永庆在21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名“岗位标兵能手”第一名。
笔者手记:
19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是何等漫长。23岁,正值青春年华;但是,对于张永庆来说,却是一生的梦靥。
面对生死考验,人们有多种选择。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张永庆选择了勇敢、乐观和奉献。他用行动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战胜病魔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一名钢铁般的战士。
生活永远偏爱勤奋、坚强的人。张永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心存崇高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