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讯 3月20日下午,绥化市委通过视频方式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去年“三农”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及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精神要求,突出抓发展、稳增长,保民生、保盘子、保底线,适应市场新变化,坚持“四化”同步的科学方向,全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丰产丰收,努力实现“三农”统筹协调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登新台阶。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清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朱清文强调,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全年战略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部署,作为农业大市进入了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要扎实推进落实,攻坚克难,突破重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适应市场新变化,努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丰产丰收。农产品随着市场变化处于竞争劣势,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质量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效益和风险的挑战。农业生产要适应市场新变化,努力在优结构增效益、提质量上下功夫,发挥各方面优势做好调整结构增效益的文章。农产品相对富余对质量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发挥寒地黑土北大荒原生态绿色优质的优势,提高农产品健康安全的质量指标,增加市场竞争力。今年春耕生产面对着耕地底墒较差、春整地任务量大、农活时间紧等不利条件,但连续丰收增收使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投入能力增强,加之农资供应充足,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装备等建设得到强化,为今年农业生产增加了底气。要适应市场新变化,适应自然条件新特点,立足抗灾夺丰收抢前抓早组织春耕生产,一次播种保全苗,打赢打胜春耕生产攻坚战,努力把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丰产丰收的成果拿到手。
朱清文强调,要坚持“四化”同步的科学方向,努力实现“三农”统筹协调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四化”同步为“三农”统筹协调发展找到了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的科学方向和成功路径,给“三农”工作带来了巨大成效、根本出路、根本希望。农民的希望和出路在于工业化实现根本转化,种地农民通过规模经营倍数增收,不种地农民获得承包性主体收益前提下转化为产业工人,有工资性收入实现根本致富。农业的希望和出路在于现代化,通过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了生产力、增强粮食产能、增加规模效益,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农村的希望和出路在于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更高水平地改善提升民生。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需求,促进了农民成工人成市民。工业化、城镇化增加了接纳承载农民就业创业增收的能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规模经营、实现根本致富创造了条件。城镇化是经济、是方向、是民生,是民生的最大选项,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必然结果。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升级。我们市“三农”统筹协调发展是通过“四化”同步实现的,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成效,找到了根本出路,看到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三农”工作一定要着眼于“四化”同步,进而实现“三农”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的建设协调推进,这是农业大市的科学发展道路、成功实践,是“三农”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本希望!
朱清文强调,要发挥市场机制和党委、政府工作的双重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登新台阶。当前,抓发展、稳增长,保民生、保盘子、保底线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有了逆势强势快速发展、优势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基础,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精神,要有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突破性落实。抓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矛盾的关键手段,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任务,是工作的前提条件。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抓发展要久久为功,久久发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抓发展、稳增长事在人为,关键在精神工作状态和工作力度、工作作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态度,保持积极的思想精神工作状态,在干事创业、体现价值、奉献人民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扬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为民造福的优秀传统,坚持正确的战略思路机制措施,发挥好市场机制和党委、政府工作的双重优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再登新台阶的引擎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