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坚守大山深处36年
——记绥棱县公安局四海店派出所民警张国森
他扎根大山深处一干就是36年,有几次调离升迁机会,当面对群众含泪的挽留,每一次他都选择了坚守;他腰椎已坏死一节,身体佝偻着,这是跳到冰冷的井水里抓犯人落下的病根;他家境并不富裕,一家7口人只有他一个人开现钱,他和老伴还常年吃药;老百姓从不把他当外人,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曾在2011年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2年被选为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同年被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派出所双十佳个人荣誉奖,他就是有着36年党龄的绥棱县四海店派出所民警张国森。
满腔热血写忠诚
地处绥棱县东北部的四海店镇,是绥棱最偏远的山区乡镇,距离县城60多公里,人口不多,但幅员辽阔,最远的林强村距镇里50多公里。不但如此,在2009年之前,那里公路还没有修通,有时出警只能一半坐车一半靠步行。冬季下大雪,有时路面积雪可达几米深,一旦有警情,就只能靠骑马或坐马爬犁前往。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里,张国森凭着自己对从警生涯的无悔选择和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感坚守了36年。
张国森是1979年由四海店镇团委书记被任命为一名公安特派员的。1982年,成立四海店派出所时,张国森是唯一的一名民警。1992年,他被提拔为指导员,一直在这个岗位工作了18年。18年里,他先后与6任派出所长搭过班子、做副手,无论所长年纪大小、资历深浅,他都甘当绿叶。
1999年春天,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组织上决定调张国森到另一个乡镇派出所任所长。群众听到消息后,有的到派出所劝他不要走,有的甚至直接给局领导打电话、联名写信请求张国森留下。乡亲们的热情让张国森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向局领导请求留下,继续干老业务。
2011年11月21日,刚刚上任第二天的绥棱县公安局局长徐建生冒着严寒来到四海店派出所,还没等进屋,徐局长就握住张国森的双手,“老张啊,我来看看你,腰椎现在咋样啊?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张国森依旧满面憨憨的笑容,“徐局长,你来绥棱第一站就到我着,这比什么都让我高兴啊,趁现在身体还行,我再多干点,等退了休就没机会了!”
无怨无悔勤敬业
从张国森的日记显示,从1987年到2009年,他值班值宿达到1179天,超8小时工作日合计519天,2001年值班值宿126天,连续15个除夕夜他都在所里度过。
“你们都回家吧,我值班,我家在当地,以后休息的时间多着呢,现在不值班下辖区,日后再想干就干不着了。”每到逢年过节,张国森都会主动和所里同事说。
张国森干工作从不讲条件,他不认为多干就是吃亏,有时候自己遭罪受累也心甘情愿。1979年11月那次抓捕疑犯,张国森终身难忘。李某盗窃了前锋大队的仓库,在把他从前锋小学往大队部带时,李某紧跑几步,咕咚一声跳进刺骨的水井,张国森紧跟着也跳入了井中,在井中他一手抓住井绳一手抓住罪犯。井水刺骨,当同志们拽动井绳升到一半时,张国森的双手渐渐失去知觉,但他依然坚持用双脚夹住李某的身体,最终将李某安全拽到了地面。1980年深秋,为了成功抓捕在逃嫌疑人,张国森跳入冰冷的河中。为此,他落下类风湿腰椎炎,现在腰椎已坏死一节,回头只能大转身。
从警36年,每一次办理案件,张国森都是冲锋在前,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工作中。1980年冬季,半截河村频发盗窃案件,很多农户家的年货都被盗走。张国森带领联防员每天晚上8点骑自行车出发,行走28里山路,到达蹲守地点后每个人出的汗湿透了棉袄,蹲守到后半夜,汗透的棉袄又成了冰冷的铁板,但他们克服困难,连续蹲守了17天,终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破获了系列盗窃案件20余起。
张国森早已把四海店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都印在脑子里,无论你说出任何一位居民的名字,或拿出照片,他都能把他的年龄、特长乃至其家人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
2009年9月31日,四海店镇发生一起命案,一名村干部被人用刀刺伤后在抢救过程中死亡。案发后,绥棱县公安局立即组成专案组,连夜搜遍了嫌疑人王某所有在绥棱亲朋好友家,均未找到其踪影。正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时,张国森向专案组领导汇报了一个重要线索:王某在北林区有一个远房亲戚,两年前曾来过王家,正赶上我去他家走访,我记得他这个亲戚是住在北林区三井乡。得知情况后,侦察员立即前往三井乡展开抓捕,果然在王某的亲戚家将其捕个正着。
说起破案,所里的年轻民警都特别崇拜张国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起起案件的告破、一个个嫌疑人的落网背后都凝聚着对意志的艰苦磨砺。36年里,张国森参与破获的各类治安、刑事案件达700余起,他抓捕过的嫌疑人达160余名,调解过的矛盾纠纷更是数不胜数。
心系百姓情意浓
半截河村处在深山中,村民靠山吃山。2005年春节前,张长军上山打松籽时,从树上掉下来,当时就被摔得不能动弹,同行的村民立即打了“110”报警。
正在所里值班的张国森了解情况以后,立即组织值班民警驱车赶往现场,组织群众钻进了山林,用一副担架,抬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张长军抬了出来,张国森不顾自己身体的疲劳,将张长军送到了绥棱县人民医院,张国森又忙着为张长军挂号、检查、拍片,在得知手术费不够以后,又到街里的亲属家借了2000元钱,送到了张长军家人的手上。
在当天20时张长军被推进手术室以后,张国森也累倒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张长军的命虽然保住了,但还是落下残疾。快过年时,张国森念念不忘因病致贫的张长军,将自己家过年的年货分一半送到了张家。
张国森的牵挂让困境中张长军一家人倍感温暖,春节期间,张长军的妻子拿出了仅有的一点钱,到镇里买了两瓶酒去报答张国森,张国森逼着张长军的妻子将两瓶酒退了回去,并从自己的兜里掏了200元钱,让张长军的妻子给张长军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的冷暖永挂在心,张国森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农民兄弟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家里人。
“老张,我是李喜,上街没买着酱缸,你家的酱缸我扛走啦。”2005年春天,下大酱的时候,村民李喜来镇上买酱缸,商店却没有货了。他来到张国森家,见老张家没人,李喜看到张家有一个酱缸,扛起就走,边走边给张国森打手机。
2007年冬天,镇子北面居民刘佩林家着火了,3间房子被烧落了架,屋里东西一件不剩。当天下午,张国森就和老伴将家里好几套被褥和衣服、大米、豆油送到寄居在亲属家的刘佩林面前,而自己家仅留下一被一褥。民警、民警,必须先为民办好事、服好务,才配做民警。36年来,张国森为四海店的村民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他自己早已记不清了。可是,四海店的大山、四海店的密林和四海店淳朴的山里人却没有忘记张国森的情谊。张国森每到一处,乡亲们只要见了他,再忙的事也要放下,非要拉他进屋歇一歇,喝杯水,和他说说知心话,赶上饭时,必须要摆酒炖肉。
甘于清贫乐奉献
张国森有颗为民心,唯一愧对的就是家人。所里的工作忙,家里的一大烂摊子都甩给了爱人一个人。农村家务活多,一大家的穿衣、吃饭,院里院外就靠一个女人支撑着。常年的过力劳作,使张国森的爱人疾病缠身,常年靠口服药顶着。
2001年秋天,四海店山里着火,当时所长刘树文在县里开会往回赶,张国森的爱人头痛直撞墙,刘树文在火场劝他回去给爱人治病,可他急了:作为一个警察,一名党员,在这关键时刻,我绝不能离开战场。五天五夜,火全部扑灭,张国森走下火线时,所里已将他的爱人送到了省城医院,用伽马刀做了脑垂体瘤手术。他到医院看了爱人后,安排儿子在那照顾。他坐上北去的列车,赶上星期六、星期日回所里值班、接警出警。
因为是非农业户口,所以张国森家不能分到承包地,同时又没有副业,两个儿子都没有工作,全家7口的经济来源就是他每月2100元的工资,他家多年失修的152平方米的二楼,两个儿子结婚时因无钱为儿子购买新房,先后分给了他们,自己与妻子只好在院里压了一个偏厦子居住。
那个偏厦子当时就是对付盖的,又多年没有维修,2007年偏厦子成了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棚子。大儿子离婚后,他与妻子搬到楼里照顾孙女。二儿子近几年转包点地,由于不懂种地技术,又遇到年景不好,没多少收入,张国森从每月工资里拿出500元贴补儿子的家用,同时还要负责两个孙女上学的费用。妻子王桂芬患脑垂体瘤,他借了几万元为妻子做完手术后,连复诊的钱都没有,只得回到家中用药维持。
由于跳入井中和河里抓捕犯罪嫌疑人,又多年在山区奔波劳累和忘我的工作,1983年,张国森在省医院被确诊为类风湿腰椎炎,当时医生要求他住院手术治疗,由于手头没钱,他就悄悄回家了。每当犯病时就让老伴或同事给捶一捶、揉一揉或吃两片去痛片,挺一挺就继续工作,张国森的腰椎如今已严重变形,并且坏死一节,回头只能大转身,但他每天仍佝偻着身体工作。
2008年,所里建新办公房,张国森更忙坏了,从开工那一天,他就吃住在工地。天刚一放亮,他就起来把一天需要的水泥和红砖都搬到瓦匠够得着的地方。晚上,顶着月亮把散落一地的建筑材料和工具归拢起来,放到他临时搭建的仓库里。等房子建完了,老张整整瘦了一大圈,脸上和胳膊上被晒的黝黑黝黑的。到了冬天,所里经费紧张,没钱雇锅炉工。老张着急了,他主动向所长请缨,兼职烧起了单位的小锅炉,看着战友在热呼呼的办公室里工作,老张的脸上又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所里有个小食堂,民警在单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看到每天要花钱买菜菜,老张又心疼了。办公房后面有块废弃地,他在家带来铁锹和铁镐,一锹一镐的刨了起来,看屋的门卫看他累的满头大汗,也拿起了铁锹和他一起干。就这样,两个人一锹一镐地刨了一礼拜,一个小菜园成型了。从那年往后,小食堂用的菜再不用去市场花钱买了。
36年的风霜雨雪,他把自己交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大山;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和这里的百姓相依相伴,快乐着百姓的快乐,幸福着百姓的幸福。他用满腔的热情温暖着大山的一草一物,感动着大山深处每一个人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