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守望
——记鸡西市公安局滴道分局中暖派出所民警张明良
时光荏苒,百年矿区,近两年流传着一名管片民警扎根基层、用21年的坚守换来辖区安宁的故事。他是煤矿工人的儿子,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他是矿区百姓的贴心人,关心群众无微不至,充满着浓浓的为民之情。他是矿区百姓的保护者,他手持利剑惩治罪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21年里,他连续8年被评为一级社区民警,荣获2012年12月黑龙江省第六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提名;2011年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民警;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3年7月鸡西市公安派出所基础业务比武竞赛个人一等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等等,一一见证了他岁月风雨中奋进的足迹和精彩。
他,就是鸡西市公安局滴道分局中暖派出所管片民警张明良同志。虽然今天的矿区经历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的严峻考验,无论矿区经济是低谷还是辉煌,张明良都始终无怨无悔默默地在中暖社区工作着。大量的案件查办,繁琐的安全防范、熟悉人口、处理纠纷等等,他都尽心去做,因为——他离群众近,他始终用心丈量着彼此的距离

图为张明良为辖区老人热情服务
1212户、3397名常住人口,200多名外来人员,是张明良要经常“照顾”的对象。但是他把管区当成自己的“家”,迅速摸清“家底”、熟悉“家里人”。为了熟悉情况,不论白天、黑夜,也不管刮风下雪,他都坚持入户走访,画辖区平面图,填写辖区人口手册,走遍了每家每户,熟悉了辖区的每一位居民。就这样到考核验收时,他平均每家都去过3次以上,和群众双向熟悉率超过95%,他也因扎实的基础工作被评为一级社区民警,并且一评就是八年。
他认为,任何奖杯都比不上群众的口碑,任何荣誉都抵不过百姓的赞誉。因为他骨子里滋生的就是那份质朴,他内心里扎根的就是那份从警的责任和荣耀。
数九寒天,有记者来到滴道区中暖派出所采访,时任暖泉社区主任叶永兰动情地说:“你们去社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就知道张明良和群众的距离有多近,和群众的关系有多亲,和群众的感情有多深,老百姓对他有多信任……”
“我们不但要有责任感,还要有爱心。真心付出,就会赢得民心。”
张明良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春节后,张明良来社区走访,他一心记挂着前一段时间退休老矿工舒润泽病的很重,就急忙来到他家,推开门却只看见他的老伴苗青萍一人在家,看上去面容憔悴。聊了几句才知道舒润泽已去世多天了。苗青萍看见张明良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泪流满面地讲述老伴临终时的一些情况,看得出老俩口的相互留恋。苗青萍伤心地说,只要他不死,即使每天伺候他也心甘情愿,只希望家里有这个人能陪她唠唠嗑,回到家,希望开门能看见老伴还在。现在家里空荡荡的,她觉得自己活着也没有意思了。
听了这些让张明良很心酸,虽然老人家有子女,但都成家立业、都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要强的老人并不把自己的感受、困难对儿女们说,可却对自己说出心里话,这就是亲人间的依赖和信任。从此,张明良担起了做老人儿女的责任,每次下社区都要到老人家坐一坐,聊一聊、做家务,并把自己的电话号制成卡片,放在老人的衣兜内,方便老人联系自己。苗青萍老人逢人就说:“派出所的良子比亲儿子还亲”。
周围邻居也被张明良的行为感动,纷纷主动与老人联系,让老人告别孤独找到生活的乐趣。老人总想为明良做点事,于是以苗青萍老人为中心的这个小区的义务治安信息员网络也就形成了。
春江水碧,冷暖自知。张明良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心中最清楚不过了,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你为他们办了实事,他们就会支持你的工作,你对他们好,他们会加倍对你好。”
他和群众亲,他摆正了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图为张明良深入辖区与群众交流征求意见
民警是鱼,群众是水。张明良用真情不但处理好了鱼水关系,而且营造了浓厚的“鱼水深情”。
面对群众,不管警情,还是家事,张明良从不说:“我知道了”。总是说:“马上就来,想办法办。”几年来,张明良处理治安案件近1000起,调解各类纠纷300多起,没有一起因疑难上交,没有一起引起上访,他还为群众代办、捎办户口、身份证1200多人次……
社区民警能否有效地开展好工作,在群众中的威信十分重要。有一个上访老户柳跃东,以前每次他都会是上访活动的组织者。一天在路上,张明良遇到了他,便亲切的和他打招呼,而老柳特意难为张明良说,“你为什么和我打招呼,你认识我吗?”张明良马上就说出了老柳的姓名和家里的基本情况,一下子就改变了老柳对民警的看法。此后,张明良便成为老柳家的常客,通过政策宣讲,终于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直到现在老人再也没去上访过。
居民徐德祥夫妻二人在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孩子都二十七了,但一直未注册登记,政府的任何救助也不知道去申请,两人都六十多了,没有医保和社保,与务工的小井口未签订用工合同,井口老板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已经不知去向。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明良首先找到民政部门为二人办理登记,因办证人员无法与聋哑且文盲的徐妻唐桂芬沟通,无法了解其真实想法,最后张明良找回唐桂芬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徐雪城到场和自己一起作为第三人证实,登记机关才给予办理,拿着大红的登记证书徐德祥热泪盈眶,说自己这么多年都没这么高兴过。
五一那天,徐德祥家的低保申请通过了审核,徐家就像过年一样。康复后的徐德祥感受到了政府、社会的温暖,没有了当初自暴自弃的念头。
近几年,他先后化解邻里纠纷、拆迁矛盾20多件,破获有影响的大要案件10余件,抓获外地逃犯2人,多个兄弟所队抢着来找他学习经验。每次暖泉社区召开向群众报告公安工作,群众来的最多,反馈的情况最好。
“这里的群众基础真好”,局领导多次说。其实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张明良没来之前,这里的治保组织形同虚设,治安混乱到一定程度,市局、分局督办的案件有三分之一在这个管区,一年换了仨民警,而张明良一干就是九年。在他眼里辖区群众都是自己的亲人,他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有苦、有泪、有幸福。
群众和他感情深 源于他对群众付出了真感情
图为张明良带领辖区群众进行巡逻
张明良用自己踏实的工作和诚实的为人感染着辖区的百姓,他们自发地走到了张明良身边,先后有30多名群众自告奋勇地加入了义务巡逻的行列,街边卖小吃的,社区扫垃圾的,遛弯的大爷大娘,修车的大哥,都是他的“铁杆”治安信息员……
经过不断摸索,他总结出自己的维稳五步工作法:了解诉求、换位思考、政策攻坚、疏堵并用、打防并举。成功化解了多起事件。
在他的辖区有12名劳释解教人员,他总是千方百计做他们的帮扶转化工作,尽量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孙某服刑十几年回来后,已经45岁了,妻子早已改嫁,房屋年久失修,只能暂住在姐姐家。由于他没有经济来源,身体又不好,情绪不稳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他姐姐对他的表现很不满,多次想撵他出去,张明良一边做他姐姐的工作,一边找他谈心,还积极协调居民委给孙某办了低保。之后又找到一家煤矿帮他联系了井口翻车的活,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据统计,张明良到中暖所后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百余件,他所负责辖区内的12名刑释解教人员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张明良用他的实干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用他的行动把警民关系变成了鱼和水。他离不开社区群众,社区群众也离不开他。
群众对他非常信任源于他公正执法,疾恶如仇
警察是平安的代表、正义的化身。群众对张明良的信任也正来自于他对犯罪分子从不手软,面对危险永远冲在最前,彰显了无惧无畏、忠于职守的优秀品格。
张明良扎实深厚的群众基础,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其在惩恶扬善打击犯罪的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2008年春,张明良入户走访时,一个老人拉住他的手,看着张明良的眼睛对他说:“明良,我看你天天从我门前过,今天我想问你,你们警察是不是破了大案就能升官,升官了你就不用天天这么辛苦了,”张明良笑着对老人说:“这是我的工作啊,我辛苦点不要紧,你们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再说有事你们不用去派出所找我,不更方便吗!”张明良凭着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洞悉,老人一定有重大的情况向他反映。于是他连续几天到老人家边帮干活边唠家常,老人向张明良道出了一起重大杀人案件的线索……后来张明良与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远赴江西、福建,将多名犯罪分子捕获,成功破获一起困扰分局12年的抢劫杀人案。
张明良是基层派出所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暖泉社区群众眼里的好人、亲人、能人。他亲民、助弱身体力行。
他还总是这样淡定从容——“我曾因家境困难辍学下煤井,是困境让我自强走上了人民警察这个崇高的职业之路。这个职业就是我的全部事业,我愿意为最基层的广大群众服务。我所做的都是我的职责所在。”
他就是这样一个朴质的民警,他的心底永远装着忠诚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