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百年“三八” 促进平等发展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0年03月07日 23:01:56

  《纪念百年“三八” 促进平等发展》

  张爱民

  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大罢工,得到各国劳动妇女的支持和响应,191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正式确定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从此开创了国际妇女运动新纪元,“三八”——成为妇女争取平等、解放的象征。

  “三八”是坐标,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与不平等的不懈抗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伴随着以争取男女平权为宗旨的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的兴起和国际妇女组织的产生而诞生的。100年来,国际妇女运动不断向前发展,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非政府妇女组织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推动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联合国召开的历次世界大会上,她们将妇女关注带到会议上,使近30年来通过的《内罗毕战略》、《北京宣言》等纲领性文件很好地吸纳了妇女的意见,达成了以下共识: “提高妇女地位和实现男女平等,是建设一个可持续、公正和发达的社会的途径,赋予妇女权利,使她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参加社会所有领域,包括参加决策进程和掌握权力的机会,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基础。”在当今世界,促进和维护男女平等的事业正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也是妇女百年抗争的成果。中国妇女追求平等的道路与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从19世纪末维新变法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受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启蒙,深受阶级和性别双重压迫的中国妇女在自身解放的道路上苦苦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妇女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妇女解放。在大革命时期设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妇女问题课,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建立后,于1924年3月8日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群众纪念“三八”节活动。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使刚刚获得解放的我国广大妇女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妇女运动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进程。

  “三八”是史诗,记录着我省广大妇女为民族解放和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壮丽篇章。综观深沉厚重的百年妇运史,是一部广大妇女反对压迫、反抗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史。从1922年哈尔滨“女子救国会”创建起,我省妇女就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地下党女党员,城市、农村妇女,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产生了以赵一曼、李秋岳等为代表的宁死不屈的女英烈和“八女投江”等光照千秋的英雄壮举。在解放战争中,黑龙江作为后方根据地,广大妇女积极生产粮食、制作军服,支援前线,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妇女以空前高涨的劳动热情投身祖国边疆的开发建设,涌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个女农庄主席、油田第一代女拓荒者、第一位女将军、第一位女世界冠军、第一位女教授……,谱写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壮丽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学经营,活跃在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城镇女性爱岗敬业、自主择业、勇于创业,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创造骄人业绩。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体育赛事、国际维和、三峡建设、航天工程中,都有我省妇女的参与和奉献。在家庭社区,广大妇女传承美德,倡扬新风,成为和谐创建重要力量。全省巾帼英杰辈出,展现了新时代黑龙江女性的风采。

  “三八”是号角,呼唤着全社会共促男女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实现男女平等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以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1979年第三十四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后,我国政府率先响应,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江泽民同志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8年11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和中国妇女十大部分代表时,再一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男女平等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十五年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把妇女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完善了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工作业务体系和组织机构体系,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我省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基层妇女参选参政、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女职工劳动保护等突出问题制定政策,推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各级政府强化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开展专项推进,加强视察督办和监测评估,有效解决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方面强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维护妇女权益法制宣传教育,在各级党校开设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课程,特别是2005年以来,省委多次在“三八”节启动以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要内容的全省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使“三八”纪念活动对推动形成男女平等的舆论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妇联作为各族各界妇女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群众团体,其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坚持以“三八”纪念活动为契机,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带领广大妇女以参与求发展,以作为求平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三八”的旗帜不断增添靓丽的色彩。

  回首百年风云,妇女运动的伟大实践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妇女的命运与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广大妇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融入时代洪流,才能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妇女的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广大妇女只有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才能为自身权益的实现创造先决条件;妇女平等参与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妇女组织是妇女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各级妇联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1] [2]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