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战舰“借道” 1974年1月19日,南越阮文绍政权(当时,越南分为北越和南越两个政权)为抢占我南海资源,悍然下令舰队入侵我西沙诸岛。 当时,解放军南海舰队仅有4艘猎潜舰和2艘扫雷艇,总吨位不到2000吨,实力不及南越海军的1/3。但我英勇的人民海军充分发挥快速机动和灵活善战的优势,以小击大,击沉敌舰1艘,击伤并驱离敌舰3艘,取得了西沙海战的巨大胜利。南越海军不甘心失败,随后派出8艘军舰和大批飞机,陈兵西沙附近,南海上空仍然战云密布。 5月的一天,驻扎在舟山群岛的解放军东海舰队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西沙有可能再次发生海战,南海舰队已难以独立完成作战任务。抽调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支援南海舰队。”为了尽快赶到南海,中央军委指示,3艘护卫舰改变过去绕道琉球群岛、入太平洋、过巴士海峡的航线,而是通过台湾海峡,直奔南海。 东海舰队立即召集导弹护卫舰“昆明”号、“成都”号、“衡阳”号的舰长及其他中高级指挥员紧急开会,研究南下事宜。会议认为,此次舰队南下,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过台湾海峡。大陆解放20多年来,海峡两岸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航道离岸边最近的只有几公里,不少海域在台湾炮兵的有效射程之内。平时,就是大陆的渔船通过,也常常遭到台湾军队的炮击,有时人员伤亡惨重。但这次情况紧急,3艘舰艇的指战员纷纷表示,就是有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危险,也要坚决完成增援西沙的任务。 5月16日,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起航。 第二天凌晨,头舰观察哨报告:“前方已经到达台湾海峡的东引岛。”大家都知道,东引岛是台军设在海峡的要塞。该岛是马祖列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福建闽江口外海,原分为东、西两个小岛,后由海堤连通,成为一个岛。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台军所谓的“反共救国军指挥部”一直设在该岛。这里常年驻有上千的台军兵力,并配备了大批大口径舰炮、榴弹炮、反坦克炮以及速射炮等重武器。而台军接受美国导弹援助后,也通常是第一时间将反舰、防空导弹部署于此。因此,这里对大陆和经过此地的船只威胁甚大。 接到观察哨报告后,舰队指挥员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同时,“昆明号”护卫舰打开信号灯,向东引岛台方守军发出了要求紧急通过台湾海峡的信号。 其实,东引岛上的台军早已通过雷达发现这支舰队,也做好了“战斗准备”。但台军指挥官看到信号后便不知所措。一支中共海军舰队居然大张旗鼓地要求通过台湾海峡,这可是20多年来从没遇到过的事情。怎么办?他们立即给台湾“海军司令部”发了紧急电报。 接到电报,台湾“国防部长”高魁元和“海军总司令”宋长志急忙赶到位于台北士林的蒋介石官邸。时年88岁的蒋介石因之前做过一次手术,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将一切军政事务都交给了蒋经国处理。不过,事关重大的一些决策问题,尤其是事关两岸的问题,各级官员还是要向他请示。 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蒋介石,听到了一阵脚步声,睁眼一看,远处走来一行人,被卫士给拦住了。他看清为首的是“国防部长”高魁元,便摆了摆手:“叫他们过来吧。” “什么事情?还要你们跑到我这里来?” “总统,是这样的,中共海军3艘导弹护卫舰,今天早晨到达我东引岛海面,企图通过台湾海峡。海军司令部发了一个急电,为慎重起见,我专程来请您谕示。” “哦……”蒋介石应了一声,许久没有再说话。 此前,蒋介石也一直关注着西沙的战事。他曾让蒋经国指示台湾“外交部”发表公告,再次声明中国是南沙、西沙等群岛的唯一享有合法主权的国家,其主权不容置疑…… 蒋介石扫了高魁元一眼,慢慢闭上了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地轻轻叹喟道:“西沙战事紧啊!” 高魁元立刻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马上说道:“总统,允许中共军舰通过台湾海峡,此后可为惯例?” 蒋介石又意味深长地说:“那是路远啊!” 高魁元与宋长志交换了一下眼神,心领神会地退了下去。 当晚,夜色笼罩的东引岛,高高的信号台上,突然亮起了强光穿雾信号灯。信号灯一闪一闪地向解放军舰队发出“请通过……请通过……”的信号。 “昆明号”、“成都号”、“衡阳号”3舰接到信号,立即起锚,乘风破浪驶向南海。 此后,在南海的数次海战中,人民海军的南下舰队,都是途经台湾海峡支援南沙海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