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秘档:蒋介石1949年将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0年01月20日 15:52:44

  黄金挤兑惨剧

  据上海《大公报》12月9日记载:“……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于11月21日起开始办理存兑至12月6日,共兑出黄金15617两(合金圆券10551万元),兑出银元941341(合金圆券9413100元)……”上海《申报》12月27日刊登:各地“国行所兑出金银,仅占库存廿分之一”,如以库存黄金400万两计,则兑出黄金全国为20万两。外滩拥挤成人海,让举世看国民政府的笑话,最后以挤死挤伤多人告终。

  现在要从以下各点来试着还原历史的真相:首先是12月1日深夜,究竟有没有黄金由上海外滩运出?英国路透社于1948年12月2日向全世界发表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的新闻是否可靠?若是事实,这一次到底运出了多少两金子?由何人决定运出?其次,究竟由哪种方式运出?从上海运到哪里?

  从大陆撤退到台湾之最初二三十年,台湾当局对于黄金运台的事都噤口不言,而主持其事的人,包括先父在内,也绝口不提,因黄金运台的事情,从大陆民众观点来看是民怨极大的。  

  银元又流通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失败,金圆券快速贬值。以银元与金圆券的兑换率来看,到1949年1月,从开始的2元金圆券换一块银元涨到1000元兑一块,到4月23日解放军攻进南京,已经超过1000万元兑一块银元。8个月来,通货膨胀超过500万倍,也就是说,如果家有100万美金,换为金圆券后,8个月后,这400万金圆券,只能换回美金2角!而且,再过3个月,就不到美金1分钱了。这样,国民党政府如何还能不失掉民心?

  广东省(浙江、新疆、海南等地也曾印出地方银元兑换券)于1949年6月6日发行大洋票,以银元十足做准备金,用到10月12日解放军进广州。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穗都使用银元发薪水。但是100块银元就重达2.7公斤,不是很方便。广东省银行发行大洋票填补这个空白。实际上使用不到一个月,因为7月2日国民党政府又发行了国币银圆券,大洋票就失去了流通的价值,剩余的就运去台湾,到2007年才在高雄销毁,但这些大洋票先早已充斥于旧币市场。

  (陈小庚摘编自《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作者:    来源: 中新网     编辑: 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