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使用的《密电码》本
清廷的保密工作闹过不少笑话,曾有重臣将文件藏靴子里不管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生意场上,甚或是个人的工作生活,人一辈子总有些秘密要保留。为此,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总是无处不在。一段时间来,荧屏上关于谍战、潜伏一类的电视剧此起彼落、接连不断,足见这类题材,是如何勾起人们观瞻的兴趣。中国在清朝时,保密工作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军机处经常泄密清朝从关外入主中原,要确保政权的稳固,自然要想出种种控制手段。这些手段,有些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保密工作就要做得严实。刚开始,由于一切处于草创阶段,这方面做得并不好。连军机处这样的核心机密产生地,也经常有泄密的事件发生。“时有部院官以启事画稿为名,侦探消息传播街市,目为新闻”。
这么容易就能获得秘密,实在是很好笑的事情。当然,这些刺探消息的官员并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把一些政府机密传播给大众,除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外,根本没有其它好处。但,这对于清廷政局的危害是严重的。
大概是意识到后果的可怕,军机处自嘉庆皇帝开始,保密规章变得严厉起来。比如,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处理当日所奉谕旨(皇上的指示),其它部委机关的文件不准在军机处处理,一般的官员不准到军机处报告事情。甚至,军机处的章京(专职办事官员)办事处,一般官员都不得窥视。这是对保密场所的严格管理,对文件的办理也逐渐完善。
当时每天的奏折,是在寅卯二时(约现在通常的早上上班前)发下,由军机章京分送各军机大臣传阅。凡是在奏折上批有“另有旨”、“即有旨”的奏折,由军机处章京用专门的保密匣子装好,请军机大臣到皇帝处请示。军机大臣再根据皇帝的意思,指导章京们起草圣旨,再报经皇帝亲笔改定后,交各机关办理。至于文件的传输,大多交由兵部承担,要层层签字画押,责任到人,确保万无一失。(《养吉斋丛录》)保密工作的细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清廷的稳固和中央集权。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