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失落的文明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11月24日 15:28:11

  作者: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十班 韩奕

  我望着那些匆匆而过陌生而又淡漠的笑容,却无法看到谁的脸上可以弥漫出我想要的繁花似锦,我想看到的地老天荒。我能够听见无数轿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却听不见文明的呼唤。文明你到底在哪里?

  透过我厚重的镜片,我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作为芸芸众生之一我不得不敬佩那些救人的大学生,他们给溺水者以生命,不怕牺牲,毫无保留,挺身而出。他们的行为感人至深,可歌可泣,这个英雄集体的撼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他们的英雄壮举,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进步。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灵魂支柱,是我们的标杆。“不必回顾,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扬帆,去出海,去开拓自己的天空,大地在你脚下,壮志在你心中,一切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这是挂在方招床头的一段座右铭。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慢慢的沉淀下来。化成记忆的一块碎片,在生命里仓皇的颤抖。一切文字在他们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想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深沉的爱和遥远的崇敬。

  当我移动目光,镜片反射午后阳光的一刹那,我看到了长江救人事件中的“绑尸要价”。当我看到了被绑着的一名溺亡大学生,我的心就那么倏地疼了一下。他给了溺水者以生命,而自己的生命被江水吞噬。他的肢体被两根绳子捆绑。他仍在水下,只有被绳子拉起的部分出水我看到了打捞者的脸孔。老者满头银发,壮者面色奕奕,他们的手上各拉着一根绑了溺亡大学生肢体的绳子,老者在船头伸手比划,意若说“不”。我不知道,如果钱未能到手,他们是不是会将打捞到手的溺亡大学生的尸体放回水底。

  一面是救人的光荣事迹,可是另一面却是令人发指的绑尸要价。这还是我们真正的文明吗?难道每一个救人的背后都会有这样心痛的故事吗?尸体无所谓使用价值,仅仅是因为人类无法摆脱情感、回忆、文化和价值依托,使得尸体成为生命尊严的延伸部分,使得善处后事成为无法放弃的悲伤寄托和心灵慰藉。北岛有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那在镀金的天空上,飘满死去人的弯曲倒影.....其实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生命是一座恢宏华丽的城堡,轻轻一触,入灰尘般溃散。便只留下文明在这里纪念。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对人类精神的思考…文明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也使我们懂得什么是不可磨灭的,什么是最宝贵的。只是我不想去拥有那失落的文明。

  当生命的影像用快速放映之后,我们还有没有勇气再去继续眼前这用每分每秒缓慢的展现出来的旅程?席慕容的疑问我无法解答。可是我能够唯一肯定的是因为有这个社会的文明,因为有每一个温暖的瞬间,因为有哪些刻骨铭心的道德与人性的碰撞,我还会认真的度过我的生命历程。

  幼发拉底河的河畔,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土地,仓颉那如磁石般的文字…这些苍凉而美丽的文明,这些好似你我大旱三季里的雨水,这些仿佛你我绵延万里黑暗中唯一的光,你还记得吗?如果你还不曾忘记,如果你还能记起,那么请轻声告诉自己不要忘记…

作者:    来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编辑: 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