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老人志愿服务心得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11月23日 10:48:38

  作者:桃山振兴社区 吴丽芬

  做关怀老人的护工或志愿者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把他们看做是一些糊涂的人,一群在智力上有问题甚至完全丧人理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逻辑,糊涂也有糊涂的逻辑,就象你看着是一辆车已经开不动了,没有利用价值了,连自己都觉得要报废了,但一启动,它里面的各个部件仍然在活动,找到它内在的“活动规律”,就能真正了解它,以下这些可能对你的工作有些帮助:

  一、老人对养老院有自己的“理解”

  老人会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养老院。有人认为这是疗养院,(这一点很重要,尽量不说医院,那样他们会加重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心,同时,总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说疗养院他们会轻松许多,甚至有某种在人之上的优越感。在他们那个年代,疗养院毕竟还是高级干部才去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学校,(因为总有学生来,比如来访慰问的学生);有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家(一个奶奶总说儿子上班了,晚上就问家了,当然,她晚上的时候又把这事忘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工厂(有个奶奶就说这里是汽车公司,因为她的女儿就是汽车公司的职工,这样想会让她觉得女儿离自己很近,当然,院子里也确有汽车);有的人说不上这是什么地方,反正知道这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在与老人交谈中,先问清在她眼中,这里是什么地方,然后千万不要纠止他们,不要奢望告诉他们真实的状况,一来她们也不可能相信你说的话,最重要的这会让她们的思维发生混乱,她们刚来这里时实际上非常困惑,这是什么地方,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她们才找到一个解释,这种解释的诞生过程也许非常痛苦,甚至是有点让人脑错乱的,但一旦找到这种解释,她们就安心了,就能够从容地在这里生活了,这种从容是一切快乐与健康的前提,因此不要去触动这一前提,尊重她们对这里的定义,否则她们又该经受内心的困惑与思维的折磨。

  二、设想她们的生活与心态

  当明白她们对这里的定义后,就能大致明向她们内心在想什么,每天她们所想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比如认为这里是自己家的奶奶,她每天如果稍微清醒的时候,那一定非常在乎在意“家”的感觉,她就是在家里享受大伦之乐,如此设想就对她整个生活状态有了全面的了解,就知道该怎样与她交流了。另外,在设想她们生活时可以“细节化”,比如一个奶奶,她以前很喜欢吃烧饼,并且还卖过果子,那么就可以想着她去买烧饼的样子,卖果子的样子,夏天冬天,售价多少等等,这种想象几乎就是完全按照她的方式生活一次,如此就能发现许多与老人交流的新的话题,比如卖果子就能生出以下问题,那时果子多少钱一斤?好不好卖啊?卖剩下的怎么办啊?赚了钱怎么花啊?冬天卖果子与夏天卖果子怎么不一样啊?什么果子是好果子啊?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能让你自己与老人的交流逐渐丰富,实际上交流逐渐丰富的过程也是老人对你越发亲切的过程,能和她说上十分钟,她就觉得你是她的亲人了,就会把一些更隐秘的话告诉你,那样你就能进入老人的真实内心世界了。

  三、假设自己是个老人

  有次我正要接待外来参观的客人,在路上遇到了张奶奶用轮椅推着老伴李爷爷,看到张奶奶吃力的样子,我急忙向前搭把手,接过轮椅快速地往前推去。轮椅上的李爷爷惊恐地大声喝斥:慢点慢点。尽管我十分自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但常年坐在轮椅上的李爷爷可不这么认为。他的世界是平静的、缓慢的,他的视觉神经受不了快速移动所带来的不适,我想我当时忽视了这一点。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没错,但是用在高龄老人或是身有残疾的老人身上,恐怕就不准确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用老人的视角想问题,设身处地才能提供好的服务。我在接受护理培训时,老师让我们体会一下什么是高龄老人,我的腿和胳膊被绑住,限制了关节的灵活,手上带上特制的手套,拿东西不再灵活,眼睛带上了遮光的眼镜,视力顿时变得模糊起来,耳朵被塞进棉花,听力也变得十分迟钝,常人的举手之劳,这时候却变得困难重重。事实上这并非高龄老人的全部,因为我们还有清醒的思维和健康的心脏,假如这两样再打折扣,高龄老人生活的真实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    来源: 黑龙江文明网     编辑: 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