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原名张秀环,后改张遒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文坛杰出女作家,笔名悄吟、萧红等。1928年秋考入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校,1930年初中毕业。不久因父亲逼婚离家出走,到北京女师大附中高中部就读,后因经济拮据返回哈尔滨。1933年元旦,以笔名“悄吟”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曲》。她和萧军合作出版的短篇小说散文集《跋涉》,确定了她在东北文坛上的地位。1934年6月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在上海拜见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作序并帮助萧红自费出版。1940年春萧红抵香港,1941年出版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病逝,时年31岁。骨灰最初安葬于香港浅水湾,1957年8月15日移葬广州东郊银河革命公墓。作为呼兰河的女儿,萧红仅以31岁颠沛流离、悲凉短促的一生,写就了《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近百万字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她的作品洋溢着新鲜的时代生活气息,她的思想充满了对现实的反抗精神,她的文笔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萧红故居,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建筑面积948平方米。共有房舍三十二间,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由张家自己住用,西院租给房客。张家宅院,建筑布局井然,风格独特,在各栋建筑中有正房、厢房、门洞子房,小偏房、小角、大门楼等。建筑结构有青砖青瓦、草顶土墙,模式有硬山、悬山、抬梁式、木屋架(五懔五鸠)、青水脊、花脊等。建筑结构与模式体现着浓郁的北方晚清时期四合院式的典型民居建筑风韵。故居内东院五间正房,正是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处。在此建筑北侧后房门是张家的后花园。萧红在这里与祖父度过了她难忘的孤独寂寞的金色童年与少年时代。
1985年7月呼兰县政府修缮了萧红出生处,故居东院五间正房。于1986年6月11日萧红诞辰75周年之际向游人开放。当时仅收复近800平方米的面积,此后呼兰县政府又修复了后花园,磨房,东院东厢房等建筑,收复面积4181平方米。于2007年8月间,呼兰区政府动迁了居住在萧红故居遗址内的十余户居民,恢复了7125平方米的全貌,按原貌修复了萧红故居。现复建了忘大姑娘、老胡家、粉坊养猪户、粮仓、王四掌柜住房等建筑。修复了磨房,仿制了西院水井,晾粉架子等当时院内的陈设,再现了张家宅院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景象及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所讲述的旧貌。
萧红故居于1986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萧红故居正房五间,建筑面积152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青瓦土木结构,为软山、明柁、半明柱、清水脊、前后出檐、明掾、出状头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在外观上可以看到雕刻、书法、绘画的艺术做工,如东、西大山镶着四块4米长的博风板,上有花团、云卷、花卉、盘肠浮雕图案。东屋保留着当年萧红家人居住的面貌,炕上放着镶有四块花瓷砖的被隔,还有萧红用过的小书桌、饭桌、猪皮箱,她母亲用过的梳妆台、描金柜、茶盘、茶几等数十件物品,以及萧红生前的照片,作品、手迹、中外名人留影、题词、诗作、信函等文史资料500余件。
故居后花园(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的“后花园”)于1990年5月开始正式进行修复,11月竣工,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在后花园西墙中界处复建了磨房,建筑面积45平方米,坐西朝东,青砖青瓦,硬山墙格子窗,建筑特点为仿清末北方民居建筑。里面保留着20世纪30年代用过的石磨、碾盘和风扇车。同时修建围墙188米,围墙建筑形式为仿中国古典式,墙顶出檐、花背、滴水瓦、虎头瓦当,高2.3米,厚0.48米。后花园北墙处,有旧式门楼二处,深红色漆门,对扇木门各镶铜环一只。
故居围墙上是萧红名著《生死场》、《呼兰河传》的人物浮雕。门楼是仿北方旧式青砖青瓦出檐,典雅错落的建筑风格,门楣上端有金字横匾“萧红故居”。前庭院1517平方米,中央矗立着洁白的玻璃钢质萧红塑像,全高2米,体宽0.83米,表现萧红手挚一支钢笔,在阅览书籍。塑像落成于1991年6月。
萧红故居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200多万名中外游人,许多中外著名作家、诗人等也都先后来访萧红故居,瞻仰、凭吊这位不幸早逝的爱国女作家。这里是萧红崇拜者向往的文学圣殿,也是萧红研究者交流成果的信息枢纽和萧红文化建设者依赖的物质基地,成为富有北方黑土文化风格的红色旅游胜地。现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和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AA级旅游景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