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之岛”
在海南岛各处寻访文化古迹整整十年,《海南文物记事》作者沈志成对海南日报记者说,海南岛上的牌坊最让他震撼。历史上,海南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丝毫不亚于我国牌坊之乡徵州,去年沈志成在省图讲座上介绍海南牌坊现状及保护时,第一次提出“牌坊之岛”的说法。
他认为,没有哪一种古迹能像牌坊那样,承载着那么多的历史,分布得那么广泛。他们将古代朝廷皇恩和海岛村妇的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将南疆僻土的读书人和朝廷政事联系起来,同样是牌坊,有的牌坊背后是“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有的牌坊背后是“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孤灯苦影。
关于牌坊,《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概括:牌坊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门上榜书坊名以为标记,宋以后随着里坊制的瓦解,坊门的原有功能消失,但坊门仍然脱离坊墙的形式独立存在,成为象征性的门,即为牌坊,立于大街、桥梁的显要位置。牌坊在南宋已经出现,至明则成常制。
牌坊具有表彰性的意义,起源于汉时的“榜其闾里”,经唐宋之“树阙门闾”,至元明清已改为“旌表建坊”,即对政绩、及弟、长寿、守节等进行表彰,以示旌表。看似简单的牌坊,修建必须有两个条件:其一,要经过皇帝的恩准或封赠,否则犯欺君之罪。其二,必须有雄厚的财力。
历史上,海南曾有石牌坊上千座,仅澄迈县老城镇,据明代《正德琼台志》中记载的牌坊就有40多座。又据清末《琼山县志》记载的琼山地区“名存实亡牌名录”就有295座。
据史料,海口市文山村,原有明代进士举人牌坊“折桂坊”、“毓秀坊”、“登科坊”、“文魁坊”、“科甲联芳坊”等多达15座,记载着文山古村周氏家族“文士接踵,官员济济”的盛况。而海口市攀丹村原有明代进士举人牌坊“青云坊”、“天衢坊”、“省魁坊”、“进士第坊”等也多达11座,记载了攀丹村唐氏名门“累朝衣冠蝉联,英才辈出,代不乏人”的荣耀。
闭目冥想,一个村庄十多座牌坊拔地而起,浩荡威严,蔚为壮观。只可惜,这些动人心魄的景象今人无法目睹。如今文山村仅存半块进士坊额和部分牌坊部件,而攀丹村仅残存两块记载当时建坊情况的石碑。
我国牌坊之乡徽州史上有牌坊上千座,现存百余座。海南岛史上也有牌坊上千座,历尽沧桑留存至今的原建古牌坊现仅存30座,另有6座牌坊是在原址上新建的,如位于海口市水头村丘浚墓道前的理学名臣坊、海口市滨涯村海瑞墓前的粤东正气坊,临高县临城孔庙内的棂星门坊等知名牌坊均毁于“文革”,后重建。其他的牌坊均在地震台风、“文革”动乱、大修水利中被毁。
牌坊大量在明清时期出现,海南也不例外。明清时,朝廷旌表政策放宽、儒家思想传播、官学私学兴起、本土精英辈出等原因,使海南牌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间俗称“梁牌”、“风牌”。除了高官墓地前、衙署、街道、名胜古迹前的标志性牌坊,大多为功名坊、贞节坊。海南现存的30座古牌坊中,进士举人功名坊16座(多为明代),节孝、贞烈、寿门坊12座。它们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圈可点的很多,几乎每座古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沉沉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