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灵洗礼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10月21日 15:05:38

  东方时空在采访张严平时,她这样说:对于典型人物,优秀人物的这种报道,在采访之前基本上不看他以前的资料,希望保持一个非常一个,在我的这种印象中,对他的认识中是一张白纸。是的,在此之前我不认识这位优秀女记者,正如她评价别人一样我对这位新华社资深女记者知之甚少,因为在网络上,关注的是记者的文字,但是我敢说很多人如我一样,一定知道那个走邮路的马顺友,一个40多岁的苗族邮递员,这个人一条路、一匹马、一个人,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为大山深处的藏族百姓传递邮件的人物通讯文章《索马花为什么这样红》就是出自这位女记者之手,当时读到这篇文章真的是很感动,今天有幸见到作者本人听她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讲述着写这篇通讯时的艰难,报告厅里回响着她的声音,眼泪一次又一次充满眼眶,。张严平说:“我深深地感恩记者这份工作,它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原因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中。正是这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并成为了我一生美好的追求。”张严平在她的报告中提到一个采访穆青的细节:当时穆老先生已经躲在病床上了“我曾经问过穆青,‘你经过那么多痛苦和磨难,曾经失望、动摇过吗?’”“他非常坚定地看着我说:‘没有。第一我相信我们的党,她不仅有能力对付外来的干扰和阻力,而且也有能力克服自身的错误和失误,这已经为历史所反复证明;第二,我还是相信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他说这话的时候让我感觉就像磐石那么踏实、那么硬。”张严平在说这话的时候语言是高亢有力的,穆青影响了她,而她正在影响着我...

  《温州晚报》总编助理郑雪君郑雪君,17年从事新闻从来经历。1993年应聘到温州晚报工作,历任要闻部记者、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编委、总编辑助理,并兼任《雪君工作室》栏目主持人。

  郑雪君是一位传奇女子,对事业怀有高度的热情17年如一日,从第一篇稿件发表经历几乎和任何一个刚开始新闻记者一样,写,改,枪毙再写再改,她坚持她努力她说才有今天的成绩。她说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她每天都在这样工作着,想想有多少人能这样坚持住,她说条件不好时,为了报导一件事打车都是自己拿钱,这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权衡这些自己得失时她选择付出,几年下来几万元的打车费用。她说每个人记者都会遇到这样事情,比如说领导更换了,第二任领导会认为你是第一任领导的人,打压或者是没有机会,这个时候只有好好工作,叫领导看见你一如继往的成绩,一如继往的努力,第二任领导这样评价雪君说,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会用你!雪君说的第三件工作体会时说别人升迁了而你还在原位,不是你努力或者是你的成绩比他人差的时候怎么样平衡自己。听了雪君这一期报告会真是受益匪浅。还有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她与爱人共有七位父母的经历。真切感受这位能吃苦耐劳的奇女子全身散发着爱的光辉。

  张严平老师,雪君老师,我是要下定决定向你学习的,学习你们对事业的高度热情,对这份记者职业的热爱,还有你们在工作中表现的职业素养。

  写这个体会其实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在过去几十个小时以来,温州晚报总编助理郑雪君的亲身经历与她个人体会,仍犹在耳。新华社国内部高级记者张严平铿锵有力的声音仍久久回荡耳际。同为女性,她们一个17年一个27年的记从业经历几度让我落泪,报告会从9点进行到12点,虽然座位在最后排,再加上近视,看不清她们的脸,但那些有力且不高的声音,字字句句敲击着耳膜,我想她们所经历的更多的不东西远不止这几个小时就能讲得完的,但是她们对职业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人民的热爱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态度,使我由衷对她们产生了敬佩。和她们比起来自己真的差很远,和她们丰富的采访经历比起来,自己的工作就越显得微不足道。短短的几个小时,足以让我对工作,对人生产生更大的热情,一定是要向你们看齐的,既使不可能达到你们的成就。(东北网编辑部 侯巍)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刘华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