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借历史文化打造系列名片 提升城市软实力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23日 10:37:23

“昆明是有着124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如何擦亮这座名城的牌子,用历史文化打造昆明的软实力,是昆明市和各县(市)区政府应认真研究并尽快付诸行动的。”昨天,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晋宁县就市、县区政府执行《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情况进行座谈,并建议把昆明的历史文化打造成系列名片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特邀参加检查的省人大常委会领导认为,在擦亮历史文化品牌上,市人大常委会及时提供法律保证。在编制滇池总体规划当中,及时编制了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编制了一个街区,两个古镇(晋城、官渡)的保护规划,文明街的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老街修缮工作取得喜人成效。昆明市1982年就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新昆明的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如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这块牌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他们说,昆明有两个世界级人物,一个是郑和,一个是聂耳,这些历史人物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而文物是文化底蕴的载体,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中对于文物的保护,不能仅仅是单点物的保护,应该形成系统。如以晋城为代表的古滇文化系列、拓东城系列、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工业迁入、西南联大在昆办学、昆明人民支援全国抗战、飞虎队等等可以形成抗战系列,围绕这些历史形成系统开发,就可以大大提升昆明这个城市的软实力。

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昆明市和五华区、晋宁县政府及云南大学对校园内的会泽院、贡院、钟楼、云南天文台观测点的保护所做的工作。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普查和挖掘,进一步加强昆明的历史文化研究,要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力度,政府要对文物保护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检查组还特别强调在对昆明老街道建筑翻修中一定要做到修旧如旧。

市政府副市长陈勇表示,大建设、大发展中的城市,如何保护好一座城市文化的延续是回避不了的。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用制度创新来加强保护工作,如编制专题规划,制定工作计划等;特别要落实责任制,才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晋宁县投入千万元打造古滇文化

本报讯 记者冯丽俐 实习生杨青报道 昆明市民大多是因为盘龙寺而熟悉晋城镇的,更多的市民也许还不知道,大量出土的文物证实晋城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她是古滇国最早的都邑,远超已有1240多年历史的昆明城。目前,晋宁县政府投入上千万元打造的古滇国广场公园和旅游小镇已初具规模,是昆明旅游的新景点。

记者昨天跟随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晋城古老的官井街上看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的军队在此挖的水井,从井口的石头就一眼可以看出它的沧桑,而水井里的水仍清澈透亮并仍是这条街上百姓的饮用水。

晋城老城街区东西宽800米,南北长900米,街道格局自明万历年间延续至今,沿街建筑以当地居民住房为主。大部分房屋为一楼一底土木结构,一般人家底层铺面用于经营,后为厨房和小院,稍大的人家后院还有家庭作坊,上层用于居住,极具地方传统风貌和特色,且晋城有“逢双成市”的传统,每逢“街天”街市合一,贸易兴旺,具有浓烈的世俗生活氛围。

老街上还保留着许多昆明传统的四合院“一颗印“式建筑,如下西街40号的苏家大院,始建于清朝,房屋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前三后三四矮房古式建筑。上西街28号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结构为前三中三后三间八矮房带两天井的古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等。上东街63号重建于民国七年(见门墩上有标志砖记载),房屋结构为三间四矮倒八尺清代古式建筑等。

作者:    来源:     编辑: 李红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