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传媒业大事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21日 16:32:53

 

  1980年译制片

  1980年1月,《人民日报》副总编安岗赴美参加国际政治与大众传播的学术讨论会,并为会议作总结;9月,安岗访问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报业集团,这是中国主流报界权威人士最早全面了解西方报业集团。

  1980年2月15日,新中国第一张晚报《羊城晚报》复刊。

  1980年5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美国大型科幻系列片《大西洋底来的人》,掀起收视狂潮。同年,译制电影《佐罗》上映。

  1980年5月,《半月谈》创刊。作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时事政策性刊物,《半月谈》深深地打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

  1980年8月30日,建国以来首届(1979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在北京揭晓。评出好新闻31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25篇。此后发展成中国新闻奖。

  1981年《读者》《星期刊》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创办《星期刊》,开中国新闻界星期刊、周末版之先河。

  1981年3月,《读者文摘》创刊,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运作,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大刊,也创造了期发行量过千万的中国期刊业奇迹。随着影响的迅速扩大,《读者文摘》因与美国《读者文摘》重名,引发了一场官司,最终被迫于1993年更名为《读者》。

  1982年受众意识

  1982年6月~8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在北京做了首次大规模新闻受众调查,同年11月,《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提出"我们的报纸决不是专办给领导同志看的"。受众意识在国内传媒界萌动。

  1982年10月5日,中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的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试验取得成功。

  1983年央视春晚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亮相荧屏,从此,看央视春晚和吃饺子、放鞭炮一起成为中国老百姓过年的"保留节目"。

  1983年,我国第一个电视节目市场--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网成立。当时的交易方式虽然还是原始的物物交换,但中国电视人的市场观念却是从这里起步的。

  1983年,财政部对中央大报实行利改税,税后利润全部留报社支配,为报社的发展安上了发动机。

  1983年,《中国青年报》期发数280万、《工人日报》222万、《光明日报》120万、《文汇报》170万,同年《经济日报》创刊,发行量起点即有百万之巨。中央大报在发行上达到巅峰时期。

  1984年第一条远程汉字电脑终端通讯电路

  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标志着周末版的市场开发由专门的版面转向专门的报纸。

  1984年7月1日,《今晚报》创刊,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呈齐头并进之势。

  1984年7月4日~9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了"文革"后第一次全国性报纸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同年,国内各报纷纷采取面向社会招聘采编人员的形式,扩大办报队伍。

  1984年,新华社第一条远程汉字电脑终端通讯电路(北京-郑州)试验成功。

作者:    来源: 中国记协网     编辑: 刘华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