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六十多年了,却仍不能用“硝烟散尽”这个词来形容,至少在中国东北,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死伤依然时有发生,《新闻夜航》持续多年关注这些事件,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如果你珍惜和平,就千万不要忘记战争。
慢慢道来
——回忆大型系列报道《对日诉讼》
刘春生,2001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任记者、主编。2006年调离,现在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担任执行制片人。4次赴日本报道“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和炮弹伤害中国公民案”,多次深入化学武器挖掘处理现场采访报道。作品现场直播《跨国诉讼》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二等奖。
有人说:从事新闻工作,就像是在沙滩上漫步,浪花会带走所有的脚印。这句话是对新闻本身易碎性的最恰切的理解和诠释,同时鞭策新闻从业人员:面对我们的工作,不要留恋过去,沉醉于往昔,业务的精进和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向着未来踏出每一个更坚实的脚印。而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他所经历过的人和事不但不会像脚印一样被时间的浪花冲走,反而会在心里一点一点地累积。那累积起来的点点滴滴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年深日久,却从未蒙尘、历久弥新。
大学毕业时候的我们风华正茂,也正值《新闻夜航》呱呱坠地,于是,新人伴着新栏目蹒跚起步。十年光阴,做了近千篇新闻报道,而采访对象,又何止千余。在我心中,很多的人和事都会留下印记,而这其中,《对日诉讼》尤为难忘,我慢慢道来。
一个电话
0451——82893399。
这是《新闻夜航》创办之初的热线电话,如果你拨通这个电话,会听到亲切的回应:你好,新闻夜航!但是,因为节目当时很火,每天有近500个热线电话,所以,想听到这个亲切的回应并不容易。2002年1月4日的下午,有一个人听到了这声回应,他就是哈尔滨北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苏向祥。苏律师给节目组提供了一条线索:由13名日本律师和学者组成的取证调查团来到了哈尔滨,调查取证当年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土地上的化学武器和炮弹伤害中国公民的情况。这些律师已经准备为中国的受害者做代理人,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
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和职业的新闻敏感让制片人陈小钢感觉到,这是一个价值极高的新闻线索,于是,对日本律师调查团的采访从2002年1月4日下午就开始了。《新闻夜航》长达5年的“对日诉讼”系列报道也从这一刻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