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堰塞湖美如珠链 扎起木筏可捕鱼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5月03日 20:31:11
 
石板沟堰塞湖
 
 
石坝乡东家沟堰塞湖有点九寨沟的味道
 
 
湖面上的一只竹筏和捕鱼的农民,让堰塞湖充满诗情画意
 
 
青川主要堰塞湖分布示意图

  伴随着地震应力爆发或其他各种形态的崩塌、滑坡,青川美丽的青竹江、红衣河及支流呈梯状被一次次壅堵、阻塞。地震后,灾区数量最多、最为密集的罕见堰塞湖群,就集中在青川。

  经历“5·12”大地震,青川县红光乡41岁的王能春刚盖的新房还没入住,如今却泡在水里,这个普普通通的青川农民,以前从不知道“堰塞湖”是何物,而现在,“堰塞湖”就是他面前那片湖面。

  1 绿色长湖,真漂亮

  10日上午,青川依旧小雨。我们在龙门山腹地行进,顺着红石河,一路上不时见到滑坡体和堰塞湖交错的地质形态,上游的来水似乎在潜移默化间,让这里的“新成员”继续膨胀。

  石坝乡境内一片长条状的绿色湖面一下子吸引了我们,“这里真漂亮!”同行有人惊叹了一声。这个长形湖并不大,上游被一片垮下的砂岩石及表土层阻隔,表土层中大部分原有的树仍枝叶茂密地生长着,下游因此形成了这个长约200米的静湖面。整个湖面清澈明亮,泛着青绿色,少许的红草绿叶点缀其间,水面上还荡漾着一些形同藻类的漂浮物。再逆这条叫赵家河的河流往上,又是连续4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因为这里只是红石河一个支沟,水量并不大,堰塞湖都比较小,最小的只有羽毛球场大。我们在“5·12”地震地质简图上一一标出了这些堰塞湖的具体位置,并就大小和周围环境等作了记录。

  2 堰塞湖里,鲤鱼甲鱼都有

  淹了王能春“准新房”的堰塞湖没什么两样,只是面积足足大了十倍还多。我们来到了红光乡石板村,在一个V形山谷口被淹没的一家养殖公司旁,我们又看到水中一栋露顶的楼房,那就是王能春以前的房子。硕大的湖面看似平静,王能春心情却无法平静,堰塞湖改变了王能春的生活。

  王能春的家就在张天军不远的地方,以前淹水的地方是一个文明新村。2006年8月洪灾后,那里还建了不少新房子,2008年2月王能春开始盖新楼房,把自己挣的8万多元全搭进去了,辛苦建了三个多月后,5月10日房子全部修好,只等全家人收拾收拾入住了,谁料两天后地震来了,王能春全家9口人中,损失了弟弟魏碧华的小孩,算是比较轻了。

  王能春蹲在一块石头上,看着房子总是叹息;而在下游一个叫礼拜寺的堰塞湖上,一群妇女站在岸边,一边笑着一边向湖中间的一叶木筏大声喊着:“抓到鱼没有?”礼拜寺堰塞湖也是一面大湖,形状酷似一个胃。梁发兵坐着一叶木筏穿梭在“树丛”中忙着捕鱼,他是马成虎社的居民。这次收网还算不错,他捞了一小堆各种各样的鱼。“下面都是我们社的农田,土地很肥的,水下面还有很多房子,但淹了农田,老天却补偿了一点好东西给我们,现在湖里的鱼可多了,鲤鱼、甲鱼等都捉过。”梁发兵和一些当地人扎了木筏,有空时就到湖中捕鱼。

  3 他们的人生,因湖而改变

  无论王能春叹息,还是梁发兵捕到鱼的一点兴奋,但他和乡邻们都不得不面对堰塞湖对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地震后,水越涨越高,房子渐渐被淹了,王能春找到来攻坚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对方告诉他说,上游来水在龙口排不赢,他的房子被淹无法避免,这里将形成一个堰塞湖。那时起,他平生才头一回听说“堰塞湖”,也才知道门口的大湖就叫堰塞湖,而这样的湖附近还有很多。一年来,堰塞湖已经改变了他的赚钱方式,湖水吞没了以前的低基公路,当地正在更高的位置修建一条新路,他修路挣钱,天天在湖边挥汗劳作。

  东河口是青竹江和红衣河交汇处,形成大喇叭口,那里已开辟出地震遗址公园。曾经的东河口村民何先通,如今已是公园里的一名管理人员、守园人。公园内有一些外地游客在献花祭奠,何先通把几束菊花扎到一起,准备出售给游客。他简陋的小店里,挂着地震中死去妻子的照片。每天,他面对的这个东河口堰塞湖,连绵几公里长,这是地震发生后,除唐家山堰塞湖之外,灾区的第二大堰塞湖,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青竹江的河流形态,也彻底改变了何先通的人生轨迹。

  背后故事

  最美堰塞湖貌似九寨海子


  石坝乡境内那个长条状的绿色堰塞湖是最漂亮的一个。青川县委宣传部的沈若飞告诉我说,这个堰塞湖叫岩坑子。除了湖水清澈外,两边的山体也很翠绿,植物形态比较丰富。这个堰塞湖的水色,可能跟那里的特殊岩质有关。由于处在一个串状的堰塞湖群中,当地拍摄了不少堰塞湖的美图,用来向上汇报材料,给规划设计人员作参考时,工作人员却被领导批评了一顿:“汇报堰塞湖的情况,你们怎么用九寨沟的海子照片来冒充?”后来知道这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堰塞湖的真实照片,才消除了小小的误会。

  发现之旅

  最密集堰塞湖群在青川


  沿着青川的青竹江、红衣河、苏家河等进行考察,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研究所研究员唐邦兴说,除东河口等大堰塞湖外,青川境内竟在地震中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堰塞湖群,从石坝乡往马公乡方向,分布了24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与邻近的苏家河堰塞湖连成一整串,密集分布在龙门山腹地的河流上,而整个青川共形成堰塞湖36处,“如此密集的堰塞湖群比较罕见,可能是整个地震灾区数量最集中的一个区域。”唐邦兴说。

  青川堰塞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是石板沟堰塞湖,坝高35米,坝长120米,坝宽288米,塌方200万方,蓄水量1600万方;最小的是岩坑子堰塞湖,坝高仅2米,坝长7米,塌方1000立方,蓄水量4000立方。前者水量足足是后者的4000倍。

  湖里有天然气外溢

  在红光乡走访时,我们看到不少堰塞湖的湖面漂有油污状的物质,特别是红光到石坝途中,好几个比较大的堰塞湖面都能看到这样的油污状物质。当地人告诉说,这是湖底冒出的天然气,青川不少地方地下有天然气,地震后地层遭受破坏,就冒出了众多零散的出气口,其中很多就在堰塞湖底下,甚至还有在半山腰的点,用打火机可以点燃。

  专家建议

  大堰塞湖应加强地质监测


  在石坝乡窝前村,这里分布着连绵几个小型堰塞湖,滑坡形成的石块堆积成新的路基,施工车辆正在铺路作业。唐邦兴是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分析说,这些堰塞湖决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会对下游的居民安全造成影响。当地规划部门可考虑将这成串的堰塞湖群纳入旅游线路统一规划,这些都是地震后的全新地质类型,可以直接展示地震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但在一些比较大的堰塞湖,唐邦兴仔细观察搜集了上下游龙口的稳定情况,他根据长期研究观察泥石流灾害的经验,提出建议说,这些堰塞湖水量大,如果遇上持续性的暴雨天气,造成山体滑坡或上游来水凶猛的情况,堰塞湖不排除出现地质危险的可能,应加强对这些地点的地质监测。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