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戎同志是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今年85岁的徐一戎把毕生心血倾注到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和教学上。他研究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成果,目前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成为稻农致富的“金钥匙”。仅1993年以来,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就由1984年以前的平均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500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提高到2007年的531.5公斤、79.7亿公斤,其科研成果在垦区推广面积累计增效就达90多亿元,实现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仅有57平方米的简易居室里,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退休后,他拒绝高薪聘请,坚持在多年工作的岗位,每月只领取60元的返聘费。他下基层不要讲课费,不报出差补助费,几年累计达30多万元。今年10月7日,徐一戎老先生把和已故夫人康静云女士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加上10月份刚发工资全部拿出,凑足1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农垦科学院。为此,省农垦总局决定由总局和农垦科学院各出资200万元,设立徐一戎水稻科研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