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煤炉
有了液化气、煤气之后,这两个物件在城市中基本看不到了,不过,在北方农村,它们仍然是重要的日常用品。随着油价高企,一些城市的低保户开始重新使用蜂窝煤。
知青
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快,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知青问题的“六条”意见,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途径返城。
朝鲜和东欧电影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的“大片”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电影为主,朝鲜电影的引进规模最为庞大。那时,看电影更多是工厂和学校组织的“忆苦思甜”的一个节目。当时有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农转非
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农,指农业;非,指非农业生产,确切的意思是国库粮。人事系统农转非工作是帮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贫困边远地区、艰苦岗位工作的职工和乡镇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解决户口困难,目的是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到艰苦岗位工作。当年,农转非“吃商品粮”,是让人羡慕的事。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某些地方,甚至有人念叨当农民的好处,愿意“非转农”。
公共澡堂
女作家大老黄这样描绘她对公共澡堂的感受:我极为讨厌那个地方。除了人多拥挤透不过气外,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么多的裸体女人,我感到无所适从。在公共澡堂里,我感到所有的丑恶都聚集在了一起。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谁家浴室里没有个莲蓬头啊。
四合院/老胡同
四合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的汉族民居典型,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许多年代久远的四合院被夷为平地。
露天电影院
很多年前,中国百姓最美好的光景,是伴随着露天电影度过的——孩子们带着自家小板凳,开演前几小时就去抢地盘,有时候人太多,一部分人不得不去看银幕的反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大城市还有少量露天电影院。进入21世纪,人们大多选择在家里看影碟。
打倒
“文革”中,“打倒”一词成了口头禅。经历过“文革”的人,很多都尝过打倒与被打倒的滋味。打倒“四人帮”以后,斗争气息如此之浓的口号渐渐被废除。
螺丝钉
螺丝钉精神源自雷锋日记,“我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这个一度最光鲜的字眼,象征着无私奉献、忠贞坚守、默默无闻等最美好的品质。这样的精神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理想。上世纪90年代以后,雷锋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
“文革”色彩姓名
“卫东”“万红”“胜利”“抗美”“国庆”“超英”,“文革”中,中国人取名字大多带有政治色彩。今天的家长,谁也不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