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GDP)】2007年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人均GDP】2006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268元,增长11.9%。
【工业】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增加值28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连续四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365.4亿元,增长15.6%;集体企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15.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15.7%。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351.5亿元,增长16.5%;重工业增加值2520.4亿元,增长15.7%。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2535.1亿元,增长15.7%;小型企业增加值336.8亿元,增长16.6%。
【农业】2007年粮食生产又获大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6.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粮食总产量3965.3万吨,下降0.6%,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两增两减”:水稻产量1658.6万吨,增长15.6%、玉米1589.5万吨,增长2.0%;小麦77万吨,下降17.0%、大豆490.9万吨,下降27.0%。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烤烟产量6.9万吨,增长22.3%;甜菜237.2万吨,增长15.7%;水果51.8万吨,增长9.8%;蔬菜1058.5万吨,下降6.8%;油料50.1万吨,下降20.7%;亚麻15.4万吨,下降34.0%。
【对外贸易】2007年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出口122.7亿美元,增长45.4%;进口50.3亿美元,增长13.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99.1亿美元,增长51.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54.1亿美元,增长16.2%;加工贸易进出口5.3亿美元,增长8.4%。从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进出口126.6亿美元,增长49.1%;国有企业进出口34亿美元,增长8.1%;三资企业进出口11.5亿美元,增长10.2%。从国(地区)别看,我省对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分别是:对俄罗斯进出口107.3亿美元,增长60.4%;对美国进出口7.8亿美元,下降9.6%;对沙特进出口6.1亿美元,增长26.0%;对日本进出口5.9亿美元,下降5.9%;对韩国进出口4.2亿美元,下降11.9%。从商品类别看,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22.2亿美元,增长2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8.8%。资源类商品进口仍占主导地位,原木进口1000.3万立方米10.9亿美元,金额增长21.2%;原油进口177.2万吨8.6亿美元,金额增长26.4%;氯化钾进口143.3万吨3.4亿美元,金额增长13.7%;纸浆进口37.9万吨2.4亿美元,金额增长45.7%。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0.9亿美元,增长22.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较快增长。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境外机构(全口径)88家,总投资7.4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5.3亿美元。全省新签国外经济合作项目(全口径)153项,合同金额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99.8%。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85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年末在外劳务人员9677人,增长15.8%。
【支柱产业】黑龙江省有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 2006年,六大基地支撑作用突出。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6%;实现利税1703.5亿元,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8.3%。
【城乡经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31.1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02.1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全省商贸流通业实现税收94.9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省税收的10.4%,占第三产业税收的47.5%。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达290.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7.7%。
【口岸及开发区经济】全省口岸完成过货1149.9万吨,同比增长19.1%;出入境人员4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全省各类开发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税收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5.8%,同比增长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