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学生,最有效的就是营造一种班级文化
在宋老师班的墙壁上,贴着“自尊、自重、自爱、自修、自省、自强、自信、自立”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宋维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一个一个加上去的,既是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又是班级倡导的“时尚”文化。
2004年10月,宋维威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让每名学生用六块布包上五谷杂粮“缝口袋”。同学们三人一组、两人一伙地忙活起来,很快就到了交“作业”时间。宋老师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体会,有的谈要从小事做起,有的谈要团结协作……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很多启迪。
几年来,班会主题从一开始由宋老师设定,到同学们根据社会热点、班级工作难点、青春期的困惑等集体协商,自行设定,一直发挥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宋维威班的同学掌声特别多,哪怕是同学有了一点进步,大家都会掌声鼓励;主动学习意识特别强,为了怕上课打瞌睡,班级的过道上总有很多同学自觉地站着听课;特别有爱心,一人有难,全班同学都伸出友爱之手;特别阳光,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乐观向上、健康自信的微笑。
舍小家保大家,她带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宋维威也给学生补课,不仅在学校补,领到家里补,而且为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还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与科任老师商量共同补,但不同的是她补课,从来不收学生一分钱。
张鹏娣的英语底子很差,家长开饭店,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管她。宋维威就把她领回家补习英语,让她和自己学习、吃住在一起,而且这一住就是3个月。在宋维威的精心指导下,张鹏娣的英语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最终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全英语教学环境的大学。张鹏娣的母亲王桂荣十分感激宋老师,几次想给宋老师钱作为补偿,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四年后,出于对宋维威老师尊敬与信任,王桂荣又把儿子张鹏程转到了宋老师班,宋维威同样又把张鹏程领回家免费补习功课。
其实宋维威的家庭并不富裕, 2004年初她才住进楼房,至今还欠着几个姐妹5万多元的外债。以她的教学水平和声望,只要她稍动一下心眼,办个课外补习班,就能改善家庭生活窘境。然而,这些年来,她把所有的心思和时间都给了学生,就连今年中考前学生放三天假,她也把那些觉得不放心的学生集中起来义务补课。
宋维威没日没夜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透支了青春,也透支了自己的身体。早在1994年,宋维威就患上了关节炎,她始终没把这当回事,时间长了,一走路腿就钻心地疼。家里人纷纷劝她去看病,可她就是一直拖着不去。姐妹们请来了家里说话最有权威的大姐,但也没能说服宋维威,她对大姐说:“我的腿不去看也能走路,如果学生耽误了,就永远也补不回来了。”2004年初,宋维威的病情再一次加重,小妹给在秦皇岛人民医院作骨科医生的亲属打电话,介绍了病情,亲属说:像宋维威这种情况,必须抓紧治疗,而且手术效果也特别好,只要半年时间就能康复。小妹买好了车票,准备带她到秦皇岛就医,可一听说要半年时间,宋维威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不行,这半年是中考的关键时期,我必须守在学生身边”。就这样,宋维威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治疗双腿的最佳时机,现在双腿已经严重变形,身高由原来的1.63米,变成了现在的1.60米。
在教学方面,她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学生特点的好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单元,宋维威都带领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英语课前5分钟,她都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由学生担任评委,每周都评出一名“最佳演讲小明星”,从而激发了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个别比较调皮的学生学习爱偷懒,特别是在做作业时经常钻空子。宋维威就采取作业签单的形式,把每天所有的作业列成明细表,请家长在作业单上签字后返回学校,这样便于老师和家长双方共同监督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针对初中生总结提炼、归纳要点的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宋维威引导学生把每天或每星期的重点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形成反思笔记,进行消化理解。刚开始让学生写反思笔记是硬性规定,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从中尝到了甜头,对知识要点掌握得更加扎实了,直到初三紧张的备考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在自觉写反思笔记,把它当作提高学习成绩的“拐棍”。每天反思笔记交来后,宋维威都把这项额外的工作拿到家里去完成,在深夜里批阅,一坚持就是十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宋维威在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04届毕业生英语单科成绩,宋维威班创造了“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在佳木斯市三个第一的记录;她在第二中学带过的三届毕业班总计141名学生中,有72人考入了重点高中。
她是一位好教师,但却没能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
宋维威是一个好党员、好教师、好班主任,但却没能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2004年12月,正值初三期末考试的冲刺阶段,77岁的老父亲却因患前列腺癌住院。宋维威一边牵挂着病重的父亲,一边牵挂着班里的学生。哥哥和姐妹都体谅她的难处,主动轮流陪护,尽量不牵扯她的精力。宋维威只是每天早晚抽出一点时间到医院陪陪父亲,直至去世,结婚20多年来,丈夫李功廷承担了全部家务,一直默默无闻地支持妻子工作。可在丈夫患脑出血卧病在床需要照料时,惦念学生的宋维威竟没能在医院陪护一个整宿。对于女儿李云飞,宋维威更是怀有深深的歉疚:很小的时候,女儿就是一个没人管的孩子。爸爸在铁路工作,一走班就是三天,妈妈是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小云飞的课余时间几乎是在舅妈家度过的。女儿上高中后,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宋维威更是没时间照顾女儿,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今年高考,女儿的成绩也不理想。而相对比的是,今年中考宋维威班47个毕业学生中,超过600分的就有15人,有30名学生被重点高中录取。面对女儿的高考成绩,宋维威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她并不后悔,她说:“云飞是我的孩子,可她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班所有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宋维威,在学生心中就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她先后十余次获得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全市模范教师标兵和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为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佳木斯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宋维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 |
每天晚上张鹏程和两个同学都会来宋老师家温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