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新农业,为文明村创建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长庆村坚持用可持续的思路谋划发展农业,突出搞好四大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在种植好本村水田的同时,鼓励村民外出承包水田,承包面积达8000多亩。引进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在农户中进行大面积推广,使农民种植的水稻在品质和产量上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向上争取资金上项目,争取了民营企业投入资金200万元,围绕长庆村水稻生产的优势建成了长庆欣利米业集团,不仅可以提高加工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带动有机水稻的生产,实现双丰收。兴建工业小区,利用并校后的闲置校舍建立长庆村工业小区,广泛招纳各方客商落座长庆村。目前已有碳棒厂,草袋厂等几家企业正在洽谈中。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长庆村生猪饲养业近几年发展很快,生猪饲养量去年已达1.1万头。今年全村生猪饲养量将达到1.5万头,户均22头,人均5头。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全村共有500个剩余劳动力,针对村里劳动力农闲期间无活干和外来人口多的现状,指定一名村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建立了长庆村劳动力市场,高峰期每天达800人,成为全县劳动力的一个集散地;为了增强劳务输出效率,聘请了5名劳务输出义务信息员,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村里。到目前为止,全村到深圳、广州、北京等地从事建筑业、装潢业、餐饮服务业的劳动力达466人,占全村劳动力的40%,年劳务输出收入2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
三、建设新村屯,为文明村创建提供优美环境。2005年至2006年间,长庆村共投资修建了4公里水泥路面,今年,中心街往北延伸1.5公里道路修建成水泥路。长庆村铁栅栏焊制工程已经进行了三年,去年,采取村里补,个人拿的方法,新焊制铁栅栏8600延长,使村民庭院全部安装了铁栅栏。村民饮水问题,已经困扰村里多年,始终无法解决。去年,农民自筹资金17万元,已经将深水井建设完毕,今年配套工程将全部完善,彻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加快了新能源建设步伐,争取国家新能源建设资金34万元,村民自筹16万元,共建建沼气池100个。投资120万元新建84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一座,内设村计划生育服务室、村卫生室和综合文化活动室。新建8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安装了价值5万多余的各种健身器材。几年来村里先后筹资500余万元,改建街道6条,修水泥边沟8000米,建铁栅栏1.8万米,安装路灯50盏,栽杨树3000棵、柳树500棵,修建永久性花坛3处,设永久性标语28幅,做图板、宣传画10幅,投设卫生箱40个,并安排专人清扫卫生,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四、完善新机制,为文明村创建提供有力的保证。一是完善和落实民主制度。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庆村议事规则》,坚持集体决策,大家做主的原则。二是完善和落实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重点推行党务、政务“十二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三是完善和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制定出台了《长庆村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做到“九必须”,以宣传单的形式印发到每一户村民手中,通过大家监督、大家评议、兑现奖惩等办法落到实处。加强“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到目前已有80%的农户成为八星级以上文明户,参评率达到100%。几年来,全村无治安案件、无火灾、无法轮功习练者,无上访,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