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9月11日,2008全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记者团采访参观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寺。玉泉区是青城旧貌的活化石,在5.64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名胜古迹甚多,而其点睛之处就是大召寺。
在5.64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名胜古迹甚多,堪称“庙宇林立、比似佛国”,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儿召”之说。大召与其毗邻的席力图召、五塔寺、乃莫齐召、观音庙等,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宝库。大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甲等旅游景点,属呼和浩特市城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大召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蒙古语称“伊克召”,伊克,意为“大”,故称“大召”,汉名“弘慈寺”、“无量寺”。寺内供奉佛像龙牌、康熙宝座和经卷等,其中释迦牟尼银像、《月明楼》古画、藏文《甘珠尔经》是极珍贵的文物。“银佛”、“盘龙”、“壁画”是大召三绝。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
呼和浩特大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