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永亮向记者介绍移民新村的基本情况
东北网9月10日讯 9月9日,2008第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的记者采访团走进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进行参观采访。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永亮向记者介绍移民新村的基本情况,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说,生态建设不以绿色划句号。
鄂尔多斯总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有着特殊的地域,其中46.8%是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属于生态脆弱区,四季干旱、少雨、多风,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不适宜乔木生长,是典型的“灌木王国”区,尤其适合沙柳生长,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掠夺性开发沙漠资源,骤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状况如顺口溜表述的那样:“五十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六十年代滥垦滥伐滥开荒,七十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八十年代人沙对峙不相让,九十年代人进沙退变摸样。”
由于地势南高北低,雨水裹挟着泥沙,通过十大孔兑(季节性河流)直接泻入北面的黄河中,每年约有1.6亿吨沙子涌进了黄河,淤积黄河,造成黄河改道断流时有发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处在无水、无电、无路、无医、无学等状态,实践证明,治理沙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种植沙柳。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东达蒙古王集团首先提出“生态建设不以绿色划句号”,把沙草产业理论运用的更深更广,根据鄂尔多斯市委提出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创新性的确立了“生态建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新尝试,不在土地上做文章,要在二三产业上找出路。
十几年来,通过建东达新村到新建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东达集团深深地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盖新房子,要为他们寻求生存发展的产业路子,农牧民脱贫致富绝不能搞权宜之计,靠国家政策补贴得过且过;更不能搞所谓人定胜天,盲目蛮干,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一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二要靠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三要靠企业的龙头辐射和带动,实现企民联手致富,帮助农牧民要由“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实现农牧业产业化,让农牧民在产业链上谋生存,求发展,得实惠,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西部沙区的“三农”、“三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