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8年08月29日 16:10:33

  “以前这里全部是流动沙丘,根本看不到绿色植物。”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牧民苏栓海站在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承包的1.2万亩沙漠上说:“从2000年开始种的羊柴、沙柳、柠条等现在都已经活下了,流动沙丘固定住了。”

  憨厚的老苏告诉记者,过去冬天缺少饲料,牛羊饲养头数受到限制,沙丘逼到了家门口,不治沙不行了。现在他家里养100来只羊、10来头牛,冬天的饲料全部来自这个被治理好了的沙漠草场,还有剩余,沙柳平茬后还能卖4000多块钱。

  苏栓海是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众多受益者之一。以能源重化工基地著称的鄂尔多斯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与荒漠作斗争的艰苦探索中,绿色的接力棒从未中断过,却始终难以摆脱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困扰。

  2000年是鄂尔多斯市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这个市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变革农牧业生产方式,坚持不懈地推进禁牧休牧和舍饲养殖,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口转移,致富农牧民。通过扶持和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加快草畜林沙产业化,拉动生态建设,鄂尔多斯市找到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与市场规律、开发资源与保护生态并重的科学治沙、恢复生态之路。

  多重压力逼出理性选择

  鄂尔多斯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积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都致力于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建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沙漠化的速度,全市沙化面积每年仍以57万亩的速度扩大。1998年到2000年,鄂尔多斯市连续三年大旱,‘赤地千里不见青’,沙化、退化草原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今天说起曾经饱尝的风沙之苦,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白玉岭仍显出一脸的无奈。

  白玉岭说,2000年,全市有100万农牧民,沿袭传统“农业种粮、牧业放羊”、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习惯,年复一年,战天斗地,向日益贫瘠的土地无止境地索取着微薄的回报。农牧民要增加收入,就要扩大生产,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尖锐地存在着。

  同时,鄂尔多斯是依靠资源开采、简单加工和输出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在早期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十五小”企业,使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鄂尔多斯人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苦苦思考着逾越这道关口的答案,多年探索后得出的结论是:畜草矛盾的实质是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国家要“被子”与农牧民要“票子”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指导思想的不适应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于单纯增加量的发展思路与“十年九旱、灾害连年”的自然规律不适应。

  在连续三年大旱的背景下,2000年鄂尔多斯市召开了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新思路,全面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养殖、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实施生产布局、人口布局、生产方式、种养结构、资金投入、产业化等“六大调整”,在全市掀起一场“绿色风暴”的系统工程。其禁牧、休牧、轮牧的“三牧”举措开创了历史之先河。

  多项举措开启“绿色风暴”系统工程

  牧区实行禁牧,把千百年来遍地放养式的草原畜牧业转变为圈养式舍饲畜牧业,与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显得格格不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观念碰撞。

  谈起当时的压力,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梓感慨万端。他说,在实施“三大政策”之初,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一些农牧民甚至强烈反对,认为“牛羊就是肚皮底下走风、草原上放养的东西,怎么能圈起来喂?”有的人质问:“水地上就是种粮的、哪有种草的道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不知是革谁的命?”甚至许多干部的思想也转不过弯来,工作上消极对待,个别人说风凉话,背地里发牢骚,称之为“天下第一难”、“比计划生育还要难”。

  依照“十年九旱”的自然规律,鄂尔多斯市的决策者们对症实施了“转移收缩”战略,以大规模生产战线的转移为生态恢复和治理腾出空间。把农牧业发展重心向黄河、无定河流域和城郊地区收缩转移,大力建设沿河高效农牧业增长带。同时,在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居的地区,划定16个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使生态得到大面积修复。此外,大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创造条件推动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通过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劳务移民、征地移民、教育培训移民等多种方式,已有效转移生态恶化区农牧区人口30万人,实际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下降到50万人。这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农牧民转移致富,又有效减轻了生态压力。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副局长贾继良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市就率先推行了集体林木划拔到户、小流域治理承包到户、“五荒”治理拍卖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实行两权分离,分户治理经营;之后又相继制定出台了“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以个体为主”、“灌、草、乔结合,以灌草为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政策。并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牧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全市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500户,5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69户,非公有林占全市林业总面积的80%以上。

  这些政策和机制给农牧民吃了定心丸,调动了他们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仅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造林大户就达180个。这个旗对所有造林大户加强政策扶持,已承包到户的沙地,依法享有继承权和转让权,最高期限为70年。不论个人承包治理,还是联户承包治理,只要面积在50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政府一次性以奖代投一万元至五万元。林业部门从治沙规划到苗木供应,为造林大户提供服务,力求达到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1] [2]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孙岚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