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现场
东北网6月18日讯 突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引导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与中国大陆企业对接的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今日盛大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新党主席郁慕明,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部分院士,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嘉宾,以及卢展工、黄小晶、梁绮萍等福建省领导出席开幕式。黄孟复宣布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开幕。
交易会展馆的部分展厅
本届交易会由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外国专家局等14个部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展会期间,将举办重大活动79场,其中境外活动33场。目前,已征集项目成果5375项,技术需求863项。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开幕式上致辞。黄小晶称,一年一度的“6·18”,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平台、项目带动的平台、合作共赢的平台,日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黄小晶指出,“6·18”的影响力在于层次高、人气旺。共同打造这一平台的有国家主管部门、最高科研机构、联系广泛的群团组织,鼎力支持这一平台的有台港澳和国外知名研发机构、高等学府、产业组织,踊跃参与这一平台的有数以万计海内外科技、企业、金融界人士;“6·18”的吸引力在于项目多、机制新。六年来累计对接签约项目8000多项,一大批先进高端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18”机制独特,包括经常性的项目茶会和专场对接、不间断的成果推介和跟踪扶持、全天候的网站在线互动和热线服务,这些鲜明特色使“6·18”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交易会;“6·18”的生命力在于解难题、促发展。参加本届“6·18”的“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超过3000人,征集的科研成果5000多项、技术需求800多项,势头一届比一届好。人才、技术、项目、资本各种要素,在这里聚合成一个个新的商机、新的成长点。
黄小晶表示,福建将持续提升“6·18”的对接功能、转化水平、服务领域和品牌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项目、科技、产业和人才支撑,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6·18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即是全称由原来的“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更名为“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这将进一步发挥福建的对台优势,加强与台湾产业界、科技界的沟通与交流,推动福建“先行先试”。
相较前几届,台湾的参会机构明显增多,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华技术人才发展协会”、台湾“中华青年创业协会”等47家台湾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组织参会。
两岸交流活动涉及的领域更广,专业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活动期间,将举办多达18场的互动活动,如“首届海西物流论坛”、“第六届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渔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海峡两岸银行业财富管理高端论坛”等。两岸将就海西物流、两岸青年交流、渔业合作与发展、银行业财富管理、绿色建筑、知识产权、职工发明创新等,展开交流和讨论。
同时,澳门首次加盟参与主办盛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的36名华侨华人科学家,带着科研成果参会;来自美、加、澳、德、意、荷、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项目成果4800多项,涉及节能与循环经济、光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十多个领域,也格外引人注目。
据悉,参加今年6·18的院士超过70人,创历年之最。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3位,美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外院士12位。8个院士项目现场签约,签约合同金额3.26亿元,郑锦平院士的锂盐提纯和锂产品开发项目投资达2亿元。卢耀如院士还联合院士们开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条件研究》项目,为福建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在昨天进行了课题评审。
外国客商在饶有兴致地浏览展品
本届交易会上,有来自美、加、澳、德、意、荷、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项目成果4800多项。涉及节能与循环经济、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与新工艺、电力与电子、光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十多个领域。
本届6·18还把来宾的邀请和接待下放到各地市,不再由组委会统一邀请和安排,只是由组委会在物质、资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样既提高了各地市的主动权,有利于更好地增加对接项目数量,提高对接项目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邀请的专家、来宾带来的项目与各地市的实际不适应的情况。
防灾减灾项目是今年6·18展示的一大亮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公众对建筑抗震性能、防灾预警及灾害应急处理技术,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届“6·18”及时推出了“防灾减灾”专题,共介绍42项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其中不少项目与防震抗震相关,包括地震监测系统、信息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抗震研究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成果。
在这批项目中,地震监测技术包括三维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近地表地震勘探成像系统、地震感知逃生报警器、手机导游与安全预警系统、自动化地震声学监视数字系统等;信息技术主要有灾害管理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等;东南大学带来了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新型住宅结构体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出的节能、低成本的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技术,适用于地震区多层和小高层住宅。
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对接则是另一个重点和亮点。截至5月底,第六届“6·18”共对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项目144项,总投资5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75项、总投资44亿元,协议34项、总投资6亿元;对接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50项,总投资36亿元,其中合同80项、总投资22亿元,协议49项、总投资11亿元。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节能减排项目将通过“6·18”平台与福建企业“联姻”。
比如,我省环保部门和莆田永明生物环保有限公司与日本洛东化成株式会社签约免冲洗零排放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合作项目,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饲料添加剂,在猪舍内建立并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添加剂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所排出的粪尿经微生物完全被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无臭味、零排放,使养殖业有望从此告别污染历史;福建榕屏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对接的“氢酸盐生产含铬废渣的纳米变相处理和回收利用项目”,通过改变纳米材料的料径,彻底改变含铬废渣的物理性质,通过回收再利用,将有害物质变废为宝,节约了生产成本,并解决了困扰氯酸盐企业的铬污染问题。
东南新闻网现场直播展会盛况
从2003年到2007年,福建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6·18”,15000多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对接,项目总投资超过2700亿元。进一步提升了福建省的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6·18”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办会层次及规模进一步提升。
第六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将于20日结束。据省发改委副主任林锡能透露,本届“6·18”将更加注重项目质量,力求实现“又好又多”的项目对接,预期工作目标是:筛选推介先进适用项目成果5000项以上,项目需求和技术需求500项以上;邀请参会高校、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等200家以上;成功对接项目2000项以上,争取成功转化一批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