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天使
|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护理组 |
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有这样一群人:
在病房里忙碌的奔波中,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在黑夜白昼频繁交替中,她们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一颗颗无助的眼睛中,总闪现出她们和蔼可亲的面容。这就是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小组。在这13位“白衣天使”的肩上,承担着每年2000多名患者的安危。
走进神经内科,就会受到护士的热情相迎,一张张热情微笑的脸,一句句亲切温和的话,犹如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让病痛的心灵倍受温暖,将人们对医院“门难进,脸难看”的印象一扫而光,让每一个前来探视和住院的患者都有一种“病止如归”的感觉。
|
护理组整理病例 |
神经内科的护士们遵循着以人性服务为根本,以病人满意为目标的宗旨及不讲文明用语不准上岗,带着不良情绪不准上岗,衣帽不整洁不准上岗,头发过肩不准上岗,戴戒指不准上岗的“五不准”制度在医院及病人中获得了好评。2004年----2007年连续被评为优秀科室。
|
护士长与护士照顾患者 |
来自永源县的谷大爷因患脑梗死住进神经内科病房,谷大爷深有感触地对看望他的村民说:“来之前俺还担心省城大医院的医生护士能把咱一个农民放在眼里吗?没成想人家不但把咱放在了眼里,还放在了心里,做CT,做B超都有护士陪着咱,不然的话,咱一个农民哪都找不上啊!”
把微笑写在脸上,把痛苦留给自己。护士申巧兰在非典集训时总胃疼,为了不影响训练,她愣挺到最后。训练结束,她被诊断为胃癌,已到晚期。
护士徐桂华因工作过于繁忙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回到家中,发现母亲手握电话倒在了地上,早已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后再也没有醒来。
护士丛伟华的母亲患尿毒症,一星期透析4次,母亲患病4年多她从未因照顾母亲请过一天假。母亲周五晚上去世,周一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她们的生活中,病人和家人之间是一个永远的不等式。但是她们无怨无悔,依然将自己最多的笑容献给患者;用尽全部的力量投入工作;用全身心的爱去护理每一个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行使着“天使”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