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献血说到嗓子发炎
近年来,哈市的献血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血荒”这个词对哈尔滨来说根本用不上。在众多献血者背后,有一批长期默默工作的幕后人员——血站的护士们。
提起最初发动人们无偿献血的那几年,成分采血室的护士长崔颖说,那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电话,一天打无数个电话,不停地向人家宣传献血知识、献血的好处。几天下来嗓子都发炎了。现在崔颖的家人、亲戚、朋友几乎都被她发动了起来。“我们起初找献血者的过程有点像‘传销’,先从熟人下手,发展‘下线’然后再逐步铺开。”说起自己和同事们寻找献血人员的经历时,崔颖没有过多地描述辛苦,用一个小玩笑一句带过。
记者从血站负责人的口中了解到,献血的宣传是一个很抽象又充满困难的工作。护士们一个电话打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在她们的努力下机采血小板捐献率大幅上升,直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固定捐献队伍。
崔颖是我省第一批无偿献血志愿者,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就像一个救火员,为了挽救那些危重的患者,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从家里被叫到单位献血了。一次一名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随时有脑出血的危险,又无法找到合适的献血者,正在工作的崔颖毫不犹豫地说,“我和他血型一样,来,采我的。”从2004年至今,崔颖已经累计献血14000毫升。
主要事迹: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成分采血室有一支特殊的护理队伍,他们不知疲惫的忙碌在输血战线上,为临床提供血液。成分采血室共8名护士,担负着哈尔滨市八区十县200余家医疗机构需要的血小板和部分全血的采集任务。在采血室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早在2005年,哈尔滨市的机采血小板就提前8个月完成卫生部的要求,达到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而且出现了排队预约捐献的良好态势。目前为止,捐献机采血小板已经预约到5月末。而且建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机采血小板固定捐献队伍,成分采血室的大部分护士也是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中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