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疾控预防保健门诊“特护集体”
24小时接种狂犬疫苗
东北网4月11日讯 2日,记者走进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门诊,走近这个只有6名护士、平均年龄近50岁的特殊护理集体。她们负责着各类疫苗不同部位、方法的接种,为性病、艾滋病患者采血检测。作为全市首创的24小时接种门诊,工作在这里的护士们开展狂犬疫苗接种夜诊服务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处置室记者看到,一名护士正在为被犬类动物咬伤的男患者处理伤口,面对男患者的焦虑不安,护士耐心地安抚着他,并温柔地叮嘱他注意事项。门诊主任孙雅芬告诉记者,艾滋病和狂犬病的发病病死率为100%,且无药可医,因此预防保健工作很重要。平均每个夜晚,值班护士都要接诊20~30名被犬及其他齿类动物咬伤的患者。
2006年初冬一个午休时分,一名六岁儿童被送到门诊,面部被犬严重咬伤,耳朵几乎被咬掉,大量失血已近休克。“先抢救后交费”,护士们把患者抬到处置床上,顾不上做好个人防护,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把孩子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她们沉着、熟练地为这名患儿进行创口滴注、浸润免疫球蛋白注射及清洗,最终使患儿转危为安。
还是一个午休时分,一名来自大庆警犬基地患者,全身多处被咬伤,鲜血染红了衣服。护士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还是马上投入抢救工作。患者创口的血液溅在护士的身上、手上,连陪护人员都惟恐躲避不及,害怕染上狂犬病,可护士们却全然不顾,坚持抢救,并不断安慰极端惊恐的患者……
24小时接诊服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承诺。一年内护士们的午休不知多少次被打断。就是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哈市的狂犬病发病率为零。一年内进行化验采血12000余次,注射疫苗和生物制品8万余支,2007年全年上门服务224人次,下基层服务满意率100%。这些不只是她们的成绩,更是她们郑重的承诺。
记者 何兴丽
主要事迹:预防保健门诊是一个懂得实干、充满爱心的先进集体,是全市首创的24小时服务门诊。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工作,目前这项技术仍是我市唯一。本着患者就是上帝的原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她们服务到患者身边、到床前;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她们服务到车间、到一线。她们立足平凡岗位,孜孜不倦、默默奉献。在2004—2007年度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疾控中心先进科室称号,门诊主任被评为“2007年度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