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外一科护理小组 |
服务永恒•追求卓越
——普外一科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纪实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心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近代医务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如是说。市立第一医院普外一科护理组,正是这样一个团队,从事着平凡的护理工作,却用真诚的爱心、火样的热情,带给病人生的希望和战胜疾病的勇气,她们是病患及其家属们眼中最美的天使、最可爱的人。护理工作是心与心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说这番话时,护士长眼中有点点泪光在闪动。
一、细节感人,一切为了患者
护士长优先安排床位,解决家属的陪住,责任护士热情介绍病区的环境,利用午休的时间领病人家属熟悉医院的周围环境,解决日常生活的麻烦,这些都成为了护理组必做的功课。外地患者出院前,责任医生与患者确定出院日期,责任护士提前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减轻病人的负担。这一件件小事,病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护士长和十几位护士的名字在古稀之年的老人嘴里顺口就能叫出来。为了病人的健康,为了照顾疾病中的人们,护理组的同志们总是起早摸黑不畏辛劳的忙碌着,常常忘记了下班时间早已过去,常常忘记了家中亲人盼归的眼神,为了病人的生命,她们毫无计较的付出。很多时候,病人恢复了,她们却累得倒下了。“看到有病人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病愈出院,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听到患者对我们的褒奖,我们做的一切都值了。”普通外科护士平凡的话语却折射出金子般闪亮的心灵。
二、真情服务,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护理组的工作很多是脏活、累活,有些连患者家属都不愿做,但是她们却全部做到了。在病房内经常会看到护士扶着老人如厕,为病人吸痰;为病人端水服药,为卧床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为病人、家属讲解常见病的病因、防治,日常生活的保健。是这些护理人员的真情服务,消除了医患之间的隔阂,建立了护患之间真挚的情谊。
2005年年初,一位叫孙红的病人因急性胰腺坏死进行了大手术,术后病情重,需要持续24小时腹腔冲洗将坏死的胰腺组织冲洗出来,因此腹部插满了腹腔冲洗管,通过三路腹腔冲洗管同时向腹腔内灌入无菌生理盐水,又同时从三路腹腔引流管将冲洗液及坏死胰腺组织引流出来,护理工作非常繁重。一会更换冲洗液,一会又要倾倒引出液;一会病人因大量出汗又要更换床单、为病人擦干身体、更换衣物;一会又要协助病人变换体位,同时处理好身上的八、九个腹腔引流管;一会病人因痰液粘稠又要进行雾化吸入,帮助病人按压腹部切口协助其咳痰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长亲自参与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指导护士落实护理措施。同时全体护士都认真执行医嘱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从不懈怠。夜间的时候,家属因劳累睡着了,而护士却在病房中巡视,保证各项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在护士们精心的护理下,病人终于痊愈了,在出院时她为全体护士送来了一面鲜红的锦旗。
三、施术救人,为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胃手术是普通外科最常见手术,既往采用普通胃管,仅仅起到胃肠减压的作用。从2007年9月开始,护理组在护士长吴丽洁的带领下率先将液囊空肠导管应用于全胃或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病人均能很好耐受,简便易行,有助于患者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经鼻空肠导管,长约120~150cm,外径为3.0~3.5mm。液囊空肠导管以鼻胃管作载体,导管前端依附在鼻胃管内,前端由套子将其封闭。导管内有2个腔,1个呈圆形,为液囊导管,与套子相通,另1个呈月牙形,为空肠导管,前端侧面有3个孔。从导管末端的液囊导管圆形开口处注入一定量液体,使得导管前端的套子膨胀为液囊,借助液囊的体积和重力,在胃蠕动的作用下,使鼻胃管与液囊空肠导管在胃腔内分离。其特点是在行胃减压的同时又能行肠内营养滴注。此项技术的优点是:营养液及药液从空肠管滴入,不需胃的消化而直接被空肠吸收,减轻胃动力不足及胃消化功能障碍患者的负担,没有胃部饱涨感及不适,为病人节省了大量医疗费用。
普外一科的护士们用自己的热心换取病人的放心和信心,永远把护理连同美和爱融为一体,本着一种对生命的尊重,用她们真情的服务,搭起关爱之桥。这些白衣天使们知道,护理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她们将继续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超前的意识和敏锐的思维在护理事业中不断追求卓越和发展!
主要事迹:普外一科护理组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本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提倡人文关怀,文明礼貌服务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是一支富有朝气、团结、严谨、务实的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普外一科是省内最早应用微创腹腔镜进行手术的科室之一,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护理组坚持科研创新,护理组近年来撰写论文十余篇,发表在国家级杂志、省级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