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郭亮:女,35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护士长,护理师。
|
郭亮护士长在为病人输液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风风火火中细致入微的郭亮护士长
东北网4月11日讯 患者们总是说:“郭护士长,风风火火,办事严细又有股子热情劲儿。”
在采访中,幽默爽朗的郭护士长总是时不时把我逗得直笑,我玩笑地说,“你比我们记者还健谈啊,我们快下岗喽!”
郭亮说:“笑容对我们护士来说是必要的。不过更主要的是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有一颗责任心。要把患者当亲人。其实患者并不需要护士怎样微笑和说些什么,需要的是我们用心思为他们干点能减轻痛苦的实事。”
郭护士长的同事告诉记者,“郭亮”这里最常听到的名字,换药患者叫郭亮,静点患者喊郭亮,说她打针不痛。病床垫子令患者不舒服,郭亮发现了,立即叫来卫生员换了;家属来探望没处坐,郭亮把自己的椅子搬到病房;患者要做CT、拍X光片,郭亮推着轮椅送患者到CT室;注射室有时人员拥挤,郭亮及时疏导,就近安置到别处;至于为患者端屎倒尿已是平常的事。
一次一位垂危的病人被病魔折磨得已脱相,面目狰狞可怕,护士们不敢靠近。恐惧的呼喊和呻吟使同病房的患者纷纷要求调房,有时连家属都不敢靠前。按规定护士没有义务去做安抚工作。但郭亮全然不顾这些,多次来到病房,拉着老人的手,亲切地安慰他,鼓励他安心治病,并扒开一个香蕉喂老人慢慢吃下。老人落泪了,并断断续续地说;“走了……这么多医院……没有你这样的。”第二天,老人故去,郭亮协助家属为老人穿上寿衣。家属感动万分,要送给郭亮重礼,被郭亮谢绝。
而就是这位对陌路的老人都照顾得细致入微的郭亮护士长,自己的母亲患肺癌住院治疗却从未请过一天假来陪陪老人。当面对病情日益恶化的母亲,知道老母的时日不多了。她本想请个长假护理老母,但想到一大摊子的工作,还有等待她的病人们,郭亮决定,晚上值班护理老母,白天正常上班,于是,老母亲整整住院近一年,而郭亮仍工作在岗位上,没有请一天假,直到母亲离世。
人们常说,慢性子的人才适合当护士,可是,今天我却看到了风风火火中的细致,意识到了不是性格决定职业,而是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实习记者路云强)
主要事迹:从事护理工作19年,她身先士卒,任劳任怨,视病患者为亲人,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成为全院的排头兵,多次受到市、区、院及有关部门的表彰。2005年母亲患肺癌住院,这不幸给郭亮带来沉重的打击,也想请个长假,但想到工作,在母亲住院一年间,她没请一天假,直到母亲离逝。多年来除自己思考和研究新时期护士面临的状况和挑战外,有针对性的提出:多学科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护理服务的表象与内涵;知识积累与护理工作简单化的关系等。
个人感言:护理工作应从更加科学化、时代化、人本化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准确、高效、贴心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