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郭长萍:女,37岁,中共党员,哈尔滨市传染病院传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
郭长萍护士长伏案疾书 |
纤弱的身躯支撑起不倒的天使之城
东北网4月11日讯 人们一提起传染病病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正是一个专门帮助传染病病人解除痛苦的地方。在这里,一提到一病房护士长郭长萍的名字,则无人不竖起大拇指,敬佩的称赞她不愧为富有爱心,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郭长萍于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同年分配到传染病院,先后在肝炎科、传染科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现任一病房护士长。这个表面看来身材娇小,弱不禁风的普通护士,却用她的青春及热情托起了无数脆弱的生命。
病人如亲人。一病房曾收治过一位“三无”女患,她没有家属、没有收入、没有家庭住址,脚已冻得发黑,亦伴有溃烂,身上有一种恶臭味,淋病和II期梅毒已让她丧失了自主排便的功能,下身溃烂,空心棉袄,棉裤中是几经风干的尿便液,她的分泌物都是有传染性的,看到这种情况郭长萍护士长毫不犹豫地到洗漱间打来热水与护理人员为她洗头、擦身、剪发、换药,让她穿上众人从家里拿来的崭新清爽的全套衣服。与其交流更是困难,也许是由于恐惧或是疾病的折磨,她闭口无语,护理人员把三餐送到病床前,开导已无生存意愿的她。每每这时,她虽然还是不说一句话,但早已热泪盈眶,能够真切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她的真诚的关心和照顾。
疫情如命令。03年5月1日,感染科病区收治一例非典疑似病人,一病房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战斗,面对这个陌生的、传染性又很强的突发疾病,要与病人面对面地接触,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郭长萍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带头人一面疏导护士们的紧张心理,一面指导全科护理工作。不断摸索出一套护理常规、消毒隔离流程,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基础。经过护理人员二个月的精心护理,6月30日病人康复出院。
弃婴如己婴。2005年5月,一病房收治了一例仅出生20余天的小弃婴丹丹,小女孩患有先天性梅毒,刚来时由于患病不会吃奶,患儿瘦得皮包骨。民政部门请了几个保姆照顾孩子都因害怕被感染,看护几天后纷纷离去。可护士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家里拿来女儿的衣服和奶粉,抽出时间为患儿洗澡,换洗衣服,安排护士轮流看护患儿,爱心在科室里涌动,十几位“妈妈”心系着丹丹的健康成长,很快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小丹丹的病情得以控制,体重明显增加,粉嫩的小脸常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病房如战场。2006年3月,我市麻疹流行,麻疹患儿明显增加,床位紧张,工作量增加几倍。患者多是几个月大的婴儿,麻疹病情变化快,容易合并肺炎、心衰、呼衰、脑炎等合并症,常常需要抢救治疗。在病房总能看到郭长萍护士长忙碌的身影。由于多数患儿血管条件差,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而病情严重又必须马上治疗,值班护士只要找到她无论是夜深人静还是晨光微露,她都会及时赶到科室,给予妥善处理。五一前夕,郭长萍护士长本来已同女儿约好利用假期带她去太阳岛公园游玩,可是科室繁忙的工作不得不一再推迟约定,孩子委屈极了。多年来,她欠疚孩子太多太多。麻疹大会战持续了3个月,其中正赶上孩子感冒发烧,由于工作忙,脱不开身,孩子只能由家人照看,看着孩子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要妈妈,她心疼孩子进退两难,但是想起科室的病人,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走出家门,因为她深知科室需要她。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这个瘦小的平凡女人,用她纤弱的身躯支撑为承受痛苦与折磨的病人支撑起了一座不倒的天使支撑。她勇往之前的精神与坚毅的品格也必将影响并带动着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继续打造无愧先辈、无愧时代、无愧青春的业绩。
主要事迹:她是与艾滋病“零距离”接触的排头兵;她是“三无”病人的亲姐妹;她是“小弃婴”的好妈妈。二十年来,她凭着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带领护理姐妹们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经受了霍乱、麻疹疫情的重大考验。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对各种烈性传染病,她从不退缩,而是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先后获得“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她所带领的团队也先后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第三十一届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称号。
感悟一句话:我要感谢护士这个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
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