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吴冰:女,37岁,中共党员,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手术室护士,副主任护师
一位不是“好妈妈”的好护士
“妈妈,今天你又是最后一个来接我的”
东北网4月11日讯 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体贴温柔“白衣天使”们应该对自己孩子更是关爱有加,可是在哈尔滨红十字医院有这样一位出了名的“不负责任”的护士妈妈,是在院里乃至哈市医护界赫赫有名的“拼命三郎”,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手术室护士吴冰。
对吴冰护士的采访可以说是从门缝中开始的。7日下午,我们如约来到红十字医院,得知吴冰还在手术室便决定去门外等她,门口值班的护士询问来意后通知了吴冰护士。由于手术室是绝对无菌区,我们只能透过门缝见到吴冰护士。后来谈到想拍摄几组工作照,我才有幸在全副武装之后走进手术室,在交谈中,才了解到手术室中的工作劳动强度高、风险大、血液接触的机率高,并且外伤患者常常是不明身份、既往病史不详,没有人愿意到手术室去工作,而吴冰一来就主动挑选了手术室,而且一干就是18年。
一次,手术室接到一例急诊,产妇出现大出血症状,经检查胎盘前置、梅毒阳性,必须立即实施手术,而手术病人的传染性极高。这时,吴冰第一个走了出来,一个人默默地做起手术前的器械和消毒等准备工作。在她的带动下,同事们也一个个开始了实施手术的各项准备……妇婴得救了。凭着高尚的品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吴冰赢得了院领导、同事和广大患者的信任和爱戴。“让吴冰上,她上我放心”,遇到难度大的手术,医生们常常“点将”;“让吴冰配合我们的手术吧,我们信得过她”。
吴冰对我们说,“工作再苦再累都不怕,只是怕面对家庭和亲人,我无时不感到愧疚,我不是一个好女儿,不是一个好妈妈,更不是一个好妻子。”吴冰的爱人因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地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家中还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婆婆和尚在学前的女儿需要她照顾。“妈妈,今天你又是最后一个来接我的”,在幼儿园,吴冰最常听女儿说的就是这句话了。在手术室不像其它科室时间作息时间固定,常常是一个手术下来就不分8小时以内还是以外了,她常常为了工作,无暇照顾女儿。由于孩子年龄小,经常生病,她就把女儿送到年迈的父母那里帮着照顾,一送就是十天半月。
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女人不想多陪陪自己的爱人,可是吴冰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对丈夫的爱都给了她的病人。当人们问起她这样值吗?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就是要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神圣的称呼。”(实习记者路云强)
遇到夜间护士人手不够
吴冰总是第一个到岗
1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无菌手术室跟随一名普通护士吴冰一起工作,体验了“白衣天使”不平凡的护理工作。
1日上午,一个等待剖腹产的产妇被推进了手术室,吴冰连忙跟了上去。记者忙换上了消毒过的参观服,戴上消毒帽、口罩走进了手术室。
记者看到,走进手术间的吴冰就像换了一个人,文静的面貌下是雷厉风行的动作,准备手术用品、配合麻醉、摆放器械,迅速麻利。记者听到吴冰在轻言细语地安慰病人:“放松,没事,不疼,尽量配合一下医生,手术很快就会结束了。”
一番忙碌下来,已是中午,记者感到饥饿。可是吴冰淡淡地说:“赶上手术,我中午就不吃饭了。”护士长王艳华笑着告诉记者,吴冰有时一天参与几个手术、连续上台十几个小时,这样的情况对吴冰18年的临床护理生涯来说,已不知有多少次了。遇到夜间值班护士人手不够时,吴冰总是第一个被找到单位。
一次,手术室接到一例急诊,产妇出现大出血症状,经检查胎盘前置、梅毒阳性,必须立即实施手术,而手术病人的传染性极高。又是吴冰第一个走出来,默默地做起手术前的器械和消毒等准备工作。遇到难度大的手术,医生们常常“点将”:“让吴冰配合我们的手术吧,我们信得过她。”
还有一次,一个浑身是血、脸色惨白的外伤患者被送进了手术室,当时手术室中没有医生,几位年轻的护士一见这架势,吓得直往后退、不敢再多看一眼。吴冰抢步上前对患者进行查看,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迅速判断出患者为胸腹外伤,她一面快速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措施,一面指挥其他护士通知医生立即实施手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实施手术的主治医生连声称险,他说,如果不是吴冰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时得当,病人恐怕就无法抢救了。
记者离开时,吴冰仍在手术室忙碌着,18年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了哈市医护界赫赫有名的“拼命三郎”。(记者何兴丽)
主要事迹:她,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平凡的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一干就是整整18个年头。她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始终忘我的工作,凭着奉献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参与实施了数千例各类手术。使五百余名重患病人转危为安,帮助上千名新生儿呱呱坠地,被广大患者和家属亲切地称为“生命的守护神”,她年年获得优秀护士、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06年她爱人得了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当时正值手术量大,科室人员短缺,她没有向组织讲自己的困难,只在爱人手术的当天请了假,术后不长时间就上班了,她没有轰轰烈烈事迹,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为了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一句感言:爱在左,同情在右,我感谢我所从事的这样一份事业,因为它让我深深懂得了爱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