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棚户区主要分布在三环以内的主城区,这些房子绝大部分是解放初期盖的,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居民自己搭建的简易房。这样的棚户区实在是一道难看的伤疤,与整洁美观的市容市貌极不相称。棚户区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对哈尔滨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棚户区的改造是社会各界关注和百姓关心期盼的实际问题。

  现存棚户区中的居民居住条件极差,这些房屋大多建成时间久远,很多房屋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建成时间短的也大多是简易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且已经破旧不堪。简单垒起来的砖房上多数屋顶都是用毡子糊起来的,修了不知有多少次,居民们最怕的就是下雨天。下了大雨基本都不敢睡觉,总是怕屋顶塌下来。雨下得小可以用盆接,雨下得急就只能一盆盆往外淘水。有的几辈人或者兄弟几家同住在一起,居住拥挤,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

  同时,危房棚户区还都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基础下沉,墙体倾斜开裂,随时有倒塌危险。生活用煤以及老化的电线极易形成火灾,加之私建、滥建的房屋连绵成片,区域内过道狭窄杂乱,一旦失火将火烧连营,难以控制。

  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居住条件恶劣已经是居住在危房棚户区的居民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状况。棚户区内大部分无燃气、排水、集中供热等设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供水管线老化经常断水,取暖以及炊烟粉尘污染严重,环境十分恶劣。在棚户区居住的居民基本是冬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很多人从来不敢穿白色的衣服。由于没有排水系统,居民只能把生活污水倒在附近,久而久之,在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臭水沟。由于空间狭小,多数居民家中的厨房只能设在室外,将青菜倒入油锅中时,与香味一起涌入居民鼻孔的往往还有脚下排洪沟里污水的恶臭。几十年来棚户区的居民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恶劣的环境似乎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夏天,刺鼻的气味使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根本无法开窗,加之屋内潮湿,绝大多数居民家中衣柜中的衣物都会发霉。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棚户区内几乎每一段路上都会有好几个垃圾堆,包括粪便在内的生活垃圾随意堆积着,让这里看起来像一个大垃圾场。棚户区如此恶劣的环境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全市整体环境质量,与我市创建生态型园林城市极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