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危棚房改造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过不断探索,2000年以后,开始步入比较规范、稳定的工作时期。2000年到2006年,全市共完成危房棚户区改造70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完成约100万平方米。动力区远大都市绿洲、道里区新亭小区、安阳小区、道外太古小区、江畔小区、二十道街小区、香坊区果园小区等一大批多年来遗存的没有供排水、煤气、集中供热,房屋低矮随时有倒塌危险的城市中心区成片危房棚户区地段得到了彻底改造。一片片低矮简陋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和整洁有序的小区。拆除棚户区后新建的637万平方米住宅使几十年来盼望能住上“暖气房”的百姓圆了住房梦。新建道外太古新天地、道里新亭小区等1 O万平方米以上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型住宅小区1 3个,居民生活状况从生存型向舒适型发生了根本改变,居民们再也不用守着臭水沟做饭、伴着垃圾堆入睡了。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危房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随着我市城区规模不断向周边扩展,目前我市的危房棚户区呈现出了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危房的比例变小,基本都是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的棚户区;二是靠近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基本都是零散的,绝大多数都是多年改造中遗留下来的硬骨头地段;三是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棚户区基本都是成片的,市政基础设施严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