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600万亩耕地的黑龙江垦区,从开垦初期年产粮480万斤到1978年的年产粮50亿斤,用了30年时间;
从年产粮50亿斤到1995年年产粮达到100亿斤,用了17年时间;
而从年产粮100亿斤到2005年年产粮突破200亿斤,仅用了短短10年时间;
2006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再登新台阶,达到226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商品率近90%。
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攀升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盛夏七月,走进北大荒,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诠释着记者心中的迷:一望无垠的绿色铺向天际,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野上编队耕作,一台台喷灌机高扬手臂播洒着雨露,连片种植的稻田里,一块块叶龄标记牌和作业流程卡错落有致……
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己任,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用世界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生产模式装备农业,集美国的规模农业、以色列的高科技农业及荷兰的工厂化农业于一体,不断创造着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奇迹。
目前,黑龙江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占省际间可调配粮食的四分之一,可以满足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粮食需求。60年来,黑龙江垦区累计生产粮豆363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538亿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结构调整:种植历史的大革命
黑龙江垦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长远发展战略,进入“八五”以来,依托大农业、大科技、大机械及自然资源的优势,对种植业进行了三次战略性结构调整: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开发水稻;优化品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农业;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经济作物,绿色食品。特别是实施以稻治涝战略,大面积种植水稻,使农业的抗灾能力极大增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990年,黑龙江垦区为了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垦区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开始启动“以稻治涝”、改造低产田的第一次结构调整,重点对三江平原四个分局的154万公顷易涝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于是,一场“旱改水”的种植业革命在垦区87个农场全面铺开。短短几年之间,旱改水投入资金达30多亿元,修渠筑坝完成土方4亿立方米,利用江河湖水灌溉水田220多万亩,机井提水灌溉面积780万亩。1987年-1995年,八年时间垦区新增水稻面积202.5万亩,199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67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62.8公斤。“九五”以来,垦区水稻种植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到1999年,垦区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超千万亩,亩产超千斤。尤其是近几年,垦区结构调整的速度更是加快,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01.4万亩。垦区的这项战略性结构调整,把过去的1500万亩小麦变成了1500万亩的水稻,不仅使垦区的低产田变成了丰产田,而且每年还增产粮食100多亿斤。2006年,垦区水稻产量达到136.4亿斤,占全局粮豆总产量的60.2%,成为垦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垦区粮食总量突破200亿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5年,垦区启动了调整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第二次结构调整。针对1995年开始曾一度出现“卖粮难”、“粮价低”的矛盾,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矛盾比较突出。垦区坚持“调优、调早、调专、调特”的原则,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加强和完善“育、繁、加、销”一体化体系。2006年垦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优质品种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3.5万公顷,占粮食总面积的96%,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
2000年以来,垦区在发展水稻、玉米高产高效作物的基础上,又以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为突破口,启动了第三次种植业结构调整,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增长154%和49.6%。以沿路、沿边、围城、围矿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形成“一场一品、一队一品”的格局。到2007年,垦区种植的马铃薯、亚麻、甜菜、白瓜籽、杂豆、向日葵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00.5万亩,比上年新增90.12万亩,增长17.6%。垦区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行动计划”,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农业部15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率先建立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到2006年底,绿色食品种植监测面积700万亩,同比增长3.8%,约占全省的25%;已创建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15个,占全国农垦系统的15%;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地面积280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80%。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特色品种,主要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标准化供种率达到99.6%。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正在显现。东部分局注重发展优质水稻、高油大豆、优质白瓜籽等生产。北部分局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旱作农业。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分局,侧重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特色经济作物。
科技推广:现代农业的加速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黑龙江垦区用“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巨变历程诠释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82%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67%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垦区的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垦区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点,摆在突出位置。做到科学规划、目标明确、协调发展、措施得力,形成齐抓共管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大合唱”。
多年来,垦区紧紧依靠科技,以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为目标,继续开展小麦、大麦、玉米、大豆和水稻五大作物优质高产攻关活动,使作物单产、品质和效益实现了新突破。2006年,垦区五大作物高产攻关落实面积25645亩,通过技术培训、典型引路等保证了技术到位。在攻关活动中,农垦总局组成了由五大作物高产攻关首席专家牵头的攻关专业技术队伍。在作物主要生育阶段,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具体问题,使农户在关键技术上“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实现了良种良法到田,农艺措施到户,技术要领到人。同时,参与攻关的五大作物全部选用优质主导品种,优质良种覆盖率100%。高产技术模式和主推技术应用达到100%。垦区涌现出一批大面积水稻单产超750公斤、大豆单产超260公斤、玉米单产超900公斤等高产、高效典型,其中七星农场的水稻、八五二农场的大豆、玉米、小麦、大麦分别以每亩830.5公斤、282.5公斤、922.9公斤、488.9公斤、473公斤获得垦区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攻关单产最高水平。
在垦区进行两年高产攻关活动的实践中证明,增产的关键是突破限制因子,因此垦区的科技工作者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技创新,发明了一系列的配套组装新技术,其中的“十大农业技术”和“十大栽培模式”就是他们的两篇“得意之作”。
通过广泛应用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模式;大豆“两密一膜”栽培模式;小麦“一早、一灌、两秋、三高”栽培模式;玉米“一卡一膜”栽培模式;南瓜“大垄机械行间覆膜”栽培模式;亚麻“优密宽”栽培模式;芸豆“卡精深”栽培模式;甜菜“两选、三标、五及时、一短”栽培模式;大麦“一减一增三防三保”栽培模式;马铃薯“一优、两大、三全、四结合”栽培模式等“十大栽培模式”技术,较常规栽培平均亩产提高10-30%,亩增效50-180元。
通过广泛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行间“覆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水稻旱育壮秧技术;水稻机械分段收获技术;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航化作业技术等“十项技术”可提高亩产量10-30%,亩增效30-200元。
通过实施模式化栽培,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垦区主要农作物增产显著。根据黑龙江省2006年有关数据分析,垦区粮食平均单产362公斤/亩,地方粮食平均单产247.7公斤/亩,垦区比地方高出114.4公斤/亩,增产46.2%。创新能力增强,成果转化加速,为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工业理念的新触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导入工业化理念,用农业标准化去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千万个家庭农场,成为黑龙江垦区近年来闪亮推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319项包含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等全作物,3300万亩耕地全面积,种、管、收全过程,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四全”农业生产管理标准,被大范围推广,种子生产、农时界限、耕作制度全线突破。
以农垦育种中心、红兴隆科研所、九三种业等6家种子科研机构和48家种子经营机构为主体组建的北大荒种业集团,推动了黑龙江垦区育、繁、加、销一体化的种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十五”以来,他们共选育农作物新品种43个,累计推广面积80多万公顷。65座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使这个垦区的种子机械加工率、包衣率、统一供种率达到100%。400余个种子营销网络年销售各类作物原种、良种26万吨,位于全国种子经营管理的前列。
实行倒计时管理的农时界限被推进到位。4月15日前完成小麦播种;5月15日前完成大豆、玉米播种;5月26日前完成水稻插秧。麦茬不整9月地、不起9月垄,10月底前100%达到播种状态;大田和经特作物100%达到秋整地、秋起垄;原垄卡种保持垄型完好。
大马力、大机具在耕作制度变革中独领风骚。标准化的保护性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年年平翻,在改善土壤固、液、气态三相比的同时,每年为农户节本增效2亿多元。
高科技含量的栽培模式全面普及。在每一个水稻种植户家中,都挂着一张《水稻叶龄诊断模式图》。水稻长四个叶要施什么肥,长五个叶要用什么药,图中都简单扼要地列出了该采取的不同科技措施。提到这项科技成果,水稻专家徐一戎功不可没,已经84岁的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出《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等高寒地区水稻增产新技术,水稻由最初的亩产150公斤跃升到今天800多公斤,创造了寒地地区水稻生产以来没有的奇迹,其科技成果已在我国辽宁、宁夏、新疆等地推广。
垦区重点推广的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垦区标准化生产最好的印证。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就是根据水稻长到不同的叶龄阶段,实施分层灌溉和分层施肥,既节约了水和肥,又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由于垦区全部采用此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面积增效100多亿元。
时下,“一点儿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农业标准化,已成为北大荒千顷沃野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在有效避免分散经营、种地由民弊端的同时,为农作物大面积均衡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基础建设:加快发展的原动力
从垦区开发建设到1977年的三十年间,由于受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含量等因素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期处于徘徊不前,平均单产不足200斤,粮食商品率仅为25%。1978年后,垦区同全国一样步入改革大潮之中,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垦区自我积累的增强,垦区逐步确立了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十五”以来,垦区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均超过4亿元。
在治洪除涝历史上,有历时8年气势恢宏的“三江平原战役”,是北大荒人永远的骄傲,也是黑龙江垦区治水、驯水、化水害为水利的一个缩影。
一场决战打了八年,累计完成土方6000万方,开挖干渠44条、支斗渠2100条,修桥52座、涵洞686个。排除渍涝的240万亩耕地,成为三江人民丰衣足食的家园。
跳跃的数字洗去了北大荒人半个世纪的艰辛和痛楚:目前,垦区累计完成水利工程投资60.6亿元,建成防洪堤坝2828.53公里,建成水库151座,建成万亩以上水田灌区43处,治理涝区203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6.3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达2910万亩,占垦区耕地总面积的93%。
凭高俯瞰,千里垦区干支斗农渠系纵横,蓄水库、排灌站星罗棋布。黑龙江垦区已基本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保四大工程体系,建立起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大网络的水利枢纽工程驯服了亘古为害的洪水猛兽,保证了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粮食安全。
更有之后在87个水稻农场历时20年的旱改水攻坚战。兴凯湖灌区自1999年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5年累计投资4908万元,新增水田面积9万亩,改善水田面积12万亩,年增产粮食4680万公斤。2002年,绥滨黑龙江灌区和八五九乌苏里江灌区列入国家三江平原治理投资计划,完成渠首灌溉站2处,引渠及总干渠32.7公里,建筑物31座,新增和改善水田面积6.45万亩。
目前,黑龙江垦区灌溉工程累计投资已达16.3亿元,完成灌排渠系18.1万公里,建筑物6.6万座,排灌站174处,机电井48650眼,拥有喷灌机8194台。建成查哈阳、兴凯湖、江川、梧桐河、蛤蟆通等5处灌溉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黑龙江垦区实灌面积1152.5万亩,其中水田1029.2万亩。
如今的北大荒,宛如江南稻米之乡。春起时,水天相接,绿畦照天;秋来时,稻浪如汐,香飘四野。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的这一光辉论断给北大荒人带来了半个世纪的梦想。2004年,是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精心启动了53个现代农机装备试验区项目,投资1.56亿元从美国凯斯、迪尔等公司引进的226台(套),集卫星定位、数字遥感、信息化采集系统为一身,世界一流的180-450马力的智能化农业机械,改写了这个垦区以东方红-54、德特75、E-512等老式农机主宰农业机械化的历史。2005年,黑龙江垦区又投资4.4亿元,购进国内外各种农机具2500多台件,装备了104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按照新的生产力水平,平均每个示范区担负耕地面积5万亩以上,示范区从事种植业的职工人均生产粮食将由2万多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高效优质粮稳产面积将扩大25%以上,年节本增效1亿元。
“九五”以来,黑龙江垦区农机更新投入资金达55亿元,农机新度系数在0.75以上。目前,这个垦区已拥有农机总动力401.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9万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8369台,插秧机4.3万台,农用飞机31架,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如今,垦区用世界先进农机设备装备了200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3.3%,高于全国50多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大马力机械节油、节种、节肥、节水等效果更是明显,奠定了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垦区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营造人工林,在3600万亩耕地上建成了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个网格,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为农田建立了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建立各级生态示范区1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13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达406万亩,26项生态环境指标全部超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在推进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全国首家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承保面积已达2000万亩。并把人工增雨防雹作为现代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工作,建设了8个中心站,8条人工增雨防雹网,配备雷达8台,高炮247门,火箭82部,建成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监测、预报、指挥防御体系,实现了垦区75个农场2000万亩耕地的防控网络,有效的提高了抗灾能力。
深化改革:激发主体活力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伴随着共和国改革的脚步,北大荒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靠改革创新支撑。垦区从兴办家庭农场――两自理――土地规模经营――两田一地的系列改革,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垦区的社会生产力。
像当年挺进荒原一样,北大荒人开始向着一个陌生的领地进军。从农场统管、统种、统收到建立独户和联户的家庭农场,再到职工分户经营,生产费、生活费完全自理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北大荒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经营体制和机制。1985年,垦区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彻底打破原来“大一统”的体制。主要标志是:从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家出钱,职工种地,农场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农场大锅饭的国有国营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四到户、两自理”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从国营农场统一的单层次经营体制转变为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国家出钱,职工种地转变为职工自理生产费、自我投资搞生产;从国家正式职工转变为家庭农场主、家庭承包户和从事工商运建服企业的小老板或从业人员。目前,垦区有家庭农场20多万户,其中200亩以上规模家庭农场占68%,水田最大规模家庭农场经营土地1500亩,旱田最大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土地1万亩。家庭农场兴办成功,北大荒人没有停歇农业改革的脚步,又在探索着规模经营的新路子。1997年,九三分局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拉开了农业改革第二个飞跃的序幕。由家庭承包阶段走向规范的、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新阶段,再次走在全国农垦系统农业改革的前列,这次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栽培模式化奠定了基础。从2004年开始,垦区启动现代农机装备工程,由于大马力拖拉机作业半径的扩大,原有的组织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于是北大荒人又开始了撤队建区改革。用三年的时间,把原来的2241个生产队全部撤消,集中设立了661个管理区。这项改革,压缩管理人员1.27万人,减少费用开支4.6亿元。降低了职工的生产成本,减轻了职工的负担。提高了大马力拖拉机的作业效率,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住房条件,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农垦城镇化进程。
2006年,垦区全面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重点是实现“三个确保”,即免除农工类似“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确保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农工负担减轻不反弹;理顺并规范分配关系,确保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2007年,通过完善土地承包制度,规范土地承包收费项目,将国家税费改革补助资金落实给农业职工。农业改革充分调动了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创造了较高农业生产效益,垦区农业增加值由1985年的6.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65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6%;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453元增加到7064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8.4%。改革使农业职工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职工成了生产主体,投入主体,盈亏主体,改革激发了社会活力。
60年过去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中华大粮仓”。今天,当我们捧读这部人类荒原开拓最悲壮、最辉煌的史诗时,不能不为北大荒人所创造的巨大业绩而深深震撼。曾以《老兵新传》使北大荒风靡全国的著名作家李凖,66岁高龄重访北大荒。一幕幕的场景,一番番的变化,牵动老作家的情肠。他沉吟良久,慷慨挥毫,一蹴而就: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这就是北大荒,永远的创业,永远的奉献,永远的中华大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