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3年-1976年,先后有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54万城市知识青年,加入到北大荒开发建设行列。
2、著名诗人郭小川来到黑龙江垦区,写下了不朽诗章《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3、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垦区把口粮标准降到每人每月7.25公斤,节省的粮食支援全国。仅八五三农场节衣缩食,以野菜、玉米皮等充饥,在1960年超额完成了300万公斤的上交粮食任务。
4、1968年6月18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将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和部分省属农场合编成5个师,辖58个团。
5、1969年5月,以知青为主体的兵团战士向荒原宣战,开始修建由富锦县二龙山镇至抚远县的“二抚公路”, 6800多名兵团战士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奋战了七个月,在140公里重沼泽区修筑成235公里路段。
6、普阳农场三战荒原。1958年,曾在抗美援朝坚守上甘岭英雄部队十五军的1200多名军官,从前线凯旋后直接奔赴汤原,投入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经过“三战荒原”建设起了现在的普阳农场。
7、1976年2月,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实现了全省国营农场的统一,农垦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