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诞生后,开发北大荒的重任又一次落在经过战火考验的专业军人肩上。
1952年2 月,毛泽东主席发布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批准31个师转为建设师,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建设的有15个师,主要在新疆、黑龙江垦区。
1954年8月21日,中央农村工作部批转了农业部党组《关于开发东北荒地的农建二师移师东北问题》的报告。
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集体转业,组成八千官兵的垦荒大军,从山东广饶北上,挺进以沼泽地闻名的三江平原。
农建二师原是解放军第九十七师,所辖三个团(二八九、二九0、二九一团)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山东各地,参加过孟良崮、张店和济南战役,屡立战功。1952年奉命转入生产战线,开赴山东广饶地区,改名农建二师。
这支英雄部队于1954年9月进入密山地区,首次开荒受阻,因“密山地区沼泽低洼,须修建巨大的排水工程才能种植,工程时间要三年以上……”经请示周恩来总理和邓子恢副总理,同意继续北上踏查,转点建场。终于在松花江两岸的绥滨县和集贤县境内,两团各建一个农场。为了尊重部队指战员的感情和意愿,上级同意以部队番号命名所建的农场,他们是:二九0农场、二九一农场。二八九团与铁力农场合并,时值国庆节,定名为十一农场。这是北大荒第一支整建制集体转业的军垦大军,它呼唤着更多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