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1955年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为配合军衔制的实施,早在1953年由军委成员和总后首长组成服装改革领导小组,总后勤部军需部负责收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美国、日本及北洋军阀时期的军服样品,军需生产部门负责设计生产样品,对军服的样式、用料和供应办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准备工作。1955年4月在中南海勤政殿陈列了新式军衔服装--55式军服。"55式"军衔服装经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亲自审查,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于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配发。"55式"军衔服装按功能分为礼服、常服两个系列,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官礼服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55式服装的式样庄重美观、装饰考究、识别标志鲜明、材质优良,改善了军容仪表,较好地展示了国威和军威。将、校军官在授衔时一次发给礼服1套,夏、冬毛料常服各两年1套,毛料大衣五年1件。尉官和战士单军衣一年2套,棉衣除亚热区、温区机关两年1套外,均为一年1套。寒区和高寒区的尉官、士兵分别发棉(皮)大衣,使用三至四年。
"55式"礼服
式样: 大檐帽。帽顶为为海蓝色、帽墙为正红色,帽瓦上、下边缘有正红色牙线,金属丝帽带,金黄色帽钉,(校官没有金属丝帽带)帽徽周围绣金色松枝叶,黑色帽檐。上衣为大驳头、翻领,双排六粒金黄色纽扣,左、右平口暗袋有袋盖,下衣为散腿裤,领边、袖头、裤中缝有正红色牙线,裤中缝两边镶正红色饰条。元帅:领边、袖头绣金线一道和松枝叶。左、右领边、袖头绣金色五角星。将军:与元帅同,只是袖头没有金色五角星。校官:左右左右领边没有金色五星,袖头既没有金五星,也没有松枝叶。
颜色和用料:大元帅、元帅、陆空军将官和校官为海蓝色,海军为藏蓝色;大元帅、元帅和将军为纯毛华达呢,校官为纯毛哔叽。军衔,由肩章星花图案、衣裤缘饰区分,元帅肩章绣国徽,将军肩章绣星花,校官肩章绣纵条线加星花。校以上女军官礼服下衣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大檐帽(女军官为无檐软帽)、皮鞋。
元帅礼服
陆军中校礼服和礼服箱
将军合唱团的将军们
陈赓、粟裕、王树声、洪学智将军着礼服在国庆天安门城楼观礼
海军舰艇尉官礼服
礼帽为大顶帽,帽顶白色,帽瓦上、下边缘有白色牙线,帽墙藏青色,外围黑色纱带,黑色帽带,金黄色帽扣,黑色帽檐。上衣为小翻领,单排五粒金黄色钮扣,四个暗袋有袋盖,下衣为散腿裤。颜色:上、下衣均为白色。
海军舰艇军士、兵礼服
礼帽为无帽檐大顶帽,帽顶白色,帽瓦上、下边缘有白色牙线,帽墙藏青色,外围黑色纱带,纱带由后面垂下成飘带,纱带前面正中印金黄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字样,飘带两端印金黄色铁锚。上衣为套头式,披肩领,紧袖口,下衣为裤腰两旁开口的散腿裤。颜色:上、下衣均为白色,披肩领和袖头均为天蓝色,有四条白道。

陆、海、空军文工团团员、体工队队员、军乐团团员、仪仗队队员礼服
礼帽为大顶帽,颜色按军种区分:陆军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海军帽顶夏季为白色冬季为藏青色,帽墙藏青色,外围黑色纱带,帽瓦上、下边缘有白色牙线;空军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天蓝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陆、海、空军文工团、体工队礼帽均有黑色帽带,金黄色帽扣,黑色帽檐。
上衣为小翻领,单排五粒古铜色钮扣,四个暗袋有袋盖,下衣为散腿裤。颜色按军种区分:陆军上、下头均为棕绿色;海军夏季上衣白色,下衣藏青色,冬季上、下衣均为藏青色;空军上衣棕绿色,下衣藏篮色。女军人下衣为裙子。扎武装带,穿高腰皮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