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茅兰沟,为地壳变迁的褶皱而形成的构造深谷.河谷总长15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这里丰富多样的造型地貌,如石老妪、观音峰、骆驼峰、马鞍峰等;发源于小兴安岭深处(五子旗大岗)的茅兰河受地形影响,形成跌水并发育成众多瀑布和深潭,前者如茅兰瀑布、迷你瀑布、袖珍瀑布,后者如黑龙潭、三阶潭、五阶潭、仙女池等。这里沟深林茂、野趣浓厚,不仅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而且林下又分布有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鄂伦春民族在这里留下的渔猎遗迹也给风景区增光添色。茅兰沟风景区集山奇、林茂、水秀、潭幽、景美于一体,茅兰沟风景区的规模、景点数量、景观形态、景观构造在我国北方地区旅游资源系统中居重要位置。
植物园
植物园是茅兰沟森林公园第一处景观,植物园建于2005年,线路总长1460米。这里是一座天然的野生植物园,森林覆盖率为98%。这里大小兴安岭的主要植物都囊括其中,植物品种繁多、古木参天、枝繁叶茂、遮天避日。有人参、黄芪等中草药120多种;蕨菜,刺嫩芽等山野菜近百种,还有猴头、木耳、蘑菇等驰名中外的山特产。这里:春天,鸟鸣翠谷,山花烂漫;盛夏,苇苇草塘,流水灿灿;金秋,五花绵秀,果实枝亭;隆冬,银装素裹,风光无限。无论春夏秋冬,置身这绮丽的风光之中,都使人油然而生回归自然之感。
山里人家

所谓山里人家得追溯到很早以前先辈们闯关东的年代,清末民初,很多关内百姓逃荒到此,就地取材,搭起“马架子”,以避风雨,慢慢便形成了村屯的山里人家。山里人很早以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狩猎、耕种、采山、伐木而生存的。
窝集安嘎

窝集安嘎是鄂伦春人游猎时暂居住的“窝棚”(鄂伦春语:窝集为小杆竖起的架子,安嘎为棚子的意思),在这里可避风雨。其中挂在树上的桦树蒌,就是放她们小孩的摇篮。每当出去狩猎或采山时,女人便把孩子放在蒌中,挂在树上,以防动物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