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冰捕鱼”是指在寒冷的冬季里,渔民顶着凛冽的寒风,在封冻雪裹的江面上凿冰眼捕鱼。这是存在于达斡尔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北方渔猎民族中的一种传统的捕鱼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凿冰捕鱼早在辽代就已经非常盛行,达斡尔族的先人——契丹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有“卓帐冰上,凿冰取鱼”的喜好。特别是辽代皇帝喜欢钓鱼,他经常在冬季将行宫安置在冰面上进行凿冰捕鱼。每当这时候,皇帝先让人在距离行宫上下10多里的地方,凿出一道破冰的沟,然后下毛网将鱼驱赶到帐篷(行宫)附近聚集。当随从们从凿薄冰的地方看到水下鱼群游来游去,垂钓的一切工作准备到位后,便立即禀告皇帝,皇帝在随从们的前呼后拥下来到凿冰处垂钓。皇帝每次下钩都能垂钓到鱼。鱼钓上来后,他将渔钩从水中取出摘鱼,反复几次后,水中的游鱼被搅和得不耐烦了。当皇帝一次次将渔钩放进冰眼里的时候,鱼儿纷纷。咬住鱼钩继而被接二连三地钓了上来。最先被捕获的鱼,被称为“头鱼”,捕到“头鱼”后,皇帝便在帐篷里和大臣们饮酒作乐,举行“头鱼宴”。
皇帝和、率先垂范,所以契丹臣民逐渐养成了“凿冰捕鱼”的习惯。耳后被其他北方渔猎民族沿袭下来,其中优以契丹后裔达斡尔人具有代表性,有一首诗中写到:
穿凿眼兮下冬网,
持渔钩插兮捕鱼尾,
兄弟舅姑兮赴市售货为生计。
这就是达斡尔族人民凿冰捕鱼的生动写照。
后来,无论是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还是居住在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始终沿袭着这种凿冰捕鱼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