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水冻结的天然冰,透明度为百分之百,冰的变性小,变形速度慢,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冰的质量优良,如石似玉砌筑冰的建筑,一般以气势宏伟、高大瑰丽而取胜。冰雕和雪塑,足随着冰雪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雕塑艺术。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圆雕雕成的人物,神态各异,风度翩翩。雕鸟兽和花草等个体或群体形象,更是栩栩如生,题材丰富多彩,形象别致生动。浮雕以雕成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冰屏,作为冰园的障景或隔断,或刻成冰书法,雪塑与冰雕形成了质感的对比,丰富了冰雪园林景物的形象。冰盆景,是按照山水盆景艺术,利用天然冰具有柱状、片状、针状的特点,经过艺术构思,制作而成山,显示出冰盆景的玲珑秀丽。冰雪风光,是模拟自然山水风景而创作的大型冰雪景致。冰花、冰景、冰鱼则是冰雪艺术中的小品。冰花,一般在冰灯之间敝置,如冻在冰里的月季、菊花等盆栽花卉,枝鲜叶嫩,栩栩如生。冰花中还有仙客来、一品官、樱草等鲜花竞相争奇斗艳。冻在冰里的金鱼,似在漫游,熠熠放光。冰鲜果,有桔子、苹果等,色彩斑斓,曳翠摇红。冻冰花的制作是人们在注入清水的铁制模具放在高浓度盐水中,让模具内的水温保持在摄氏零下7~8度,同时模具插人导管通风,使水不停地流动,当它冻到3~4厘米时,将要冻的实物放进中间未冻的活水中,并把它固定好,待完全冻结实后,去掉模具,装上灯烛即成冰花。冰花枝挺叶碧,花红朱鲜,好像在夏天的植物园或花窖里,令人心旷神怡。冰雪、清水等材料同雕塑家的钢镐、利斧和扁铲等工具创造的琼楼玉宇,千姿百态,光华四射,堆旧劫玉,冰肌玉滑,灿烂辉煌,让人们进入到水晶的世界中去。1963年,有一首歌颂冰灯的诗句是这样写的:“银柳迎春冰灯闹,冰花鳞光景色美。如玉晶莹寒光照,心旷神怡人不冷。”
冰灯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民问艺术形式,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以前,在黑土地的冬天,松嫩平原上喂马的农夫和松花江上捕鱼的渔民,用冰做成冰灯,用于照明。制作的方法是,将水倒入桶中冷冻,在未冻实前,将冰坨由桶中取出,凿开顶上的冰,倒中间未冻的清水,放入灯盏,虽有寒风吹拂,因有冰罩遮护,灯火熠熠不灭。后来,每逢新春佳节等,人们也制作冰灯,或置门旁,或院中,或钻孔穿绳,让儿童提着玩耍,增加节日气氛。斗转星移,岁月更替,冰灯由偏僻的村屯进入了城镇。“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可见,龙江冰灯是有悠久历史的。清人在一首咏冰灯的诗中说:“巧凿阳山骨,微分口火温。孤光含水色,四壁透霜痕。只伴金枝艳,谁从玉鉴论。高楼寒烬落,无那近朝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