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东北菜火遍大江南北,而同样堪称东北菜品的“代表作”的蘸酱菜,却由于其独特的食用方式至今推而不广。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近乎原始的饮食方式看起来过于简单,其实蘸酱菜同其他东北菜一样无一不是在简单中蕴藏着一份独特的精髓,在简朴中诠释着“大俗既大雅”的黑土文化。
说到蘸酱菜,就要先说说东北大酱,东北人嗜酱如命,庭院、阳台常年都放置着一口酱缸,这大酱既有代代相传的做法,又包含自我理解与适当的发挥。主料自然是东北大豆,制作时要经过炒豆、煮豆、绞豆和做酱块、封酱块等几道程序;一切妥当后还要等到四月二十八这个“好日子”,才正式把酱块下缸,这期间的温度、湿度的掌握都要恰到好处。然后还得每天早晚两次在酱缸旁“打耙”、“撒沫儿”,雨天给酱缸盖盖儿,晴天撤盖儿,如此才能下出一年四季、每餐必备的东北大酱。
无论春夏秋冬都少补了蘸酱菜,只是材料不同而已,夏天:黄瓜、大葱、生菜;冬天:冻白菜、土豆、酸菜、萝卜。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棉被大鱼大肉“造”坏了身体的人们又重新青睐起“蘸酱菜”这味贫瘠年代的产物——“天然、绿色、新鲜、健康”等优点让蘸酱菜成为都市人餐桌上的新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