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质和地理条件,盛产蕨菜、薇菜、黄瓜香,刺老芽等各种山野菜。山野菜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主要生长在空气新鲜,土质肥沃,阳光适宜,水量适中的山间林地,对幽静的自然环境的要求类似人参,由于山野菜不受浊气、农药、化肥的污染,因此,在国内外被誉为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
民间传说,山野菜能提神、去腻、助消化,有治病,抗衰、延寿之功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古代宫廷中曾被誉为“长寿菜”,是营养保健品。
山野菜产品营养丰富,山野菜中含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低脂肪、高蛋白、使用价值优于肉类和蔬菜。如薇菜中氨基酸的含量比瘦猪肉高22.4%,比鸡蛋高22.1%,比鲜鲤鱼高34%,维生素C、维生素B的含量也高于一般蔬菜,紫萁、蕨菜所含的蛋白质比芹菜、青椒高3倍,比番茄高2倍。同时,山野菜系列产品还具有独特的风味,与普通蔬菜大不相同,它可鲜食、熟食、做汤、做馅、盐渍等,味道鲜美,清香可口。
蕨菜
蕨菜,又称龙爪菜,为野生植物。我国许多省份均有出产,是一种无污染、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
黑龙江省山林多,蕨菜也较多。据《黑龙江志》记载“蕨初生无味,状如雀爪之拳。嫩苗可食,老则成蒿。”可见当地人采食蕨菜的历史很悠久。每年5月,是采集蕨菜的黄金季节。采回的蕨菜,即可鲜食,又可加工。因鲜菜不易存放,多经腌制贮存。
蕨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灰分、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可烹制多种美味菜肴,黑龙江的烹饪大师们烹制的蕨菜菜肴则更富有浓厚的北国风味特色。
如“炒山鸡蕨菜”,山鸡色红味鲜,蕨菜墨绿脆嫩,清香爽口。“锅塌蕨菜鱼卷”是用蕨菜、桂鱼肉、鸡蛋等为主料烹制而成,色泽金黄,软嫩清香,营养丰富,颇有特色。
此外,如“肉丝蕨菜”、“海末蕨菜”、“三味蕨菜松花”、“脆皮蕨菜卷”等,都是难得一尝的菜肴,鲜美可口,风味独特,令人食后难忘。
刺老芽
刺老芽是出产于黑龙江省山区的一种木本野菜。它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野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清除人体肠道中多余胆固醇的功能。刺老芽味美适口,焯后凉拌,或炝炒,或盐渍,均可与香椿媲美,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防病、保健野菜资源。
刺老芽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若加工成罐头、腌菜、既便于贮存和长年使用,又可远销各地。
黄瓜香
山野菜上品——黄瓜香,学名荚果蕨,别名广东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米左右,茎粗大直立,叶簇生。喜生长在林边河岸,森林或灌木丛中低洼湿地。每年春天四五月份,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完达山一带黑土地上,它那黄绿色的嫩芽一丛丛破土而出,散发着诱人的黄瓜清香,故此得名黄瓜香。
黄瓜香不仅味道清香,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多种无机盐,是烹制凉菜和热菜的上乘珍品。北方凉菜大师徐明煜烹厨50余载,专攻凉菜,他拼制的造型凉盘“林海孔雀”,利用黄瓜香天然卷曲的嫩芽,拼制开屏孔雀和美丽羽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欢快和充满生机之感。做热菜“菜心黄瓜香”时,采用小火煨制,甜咸适口,红棕色,色味香形俱佳。
黄瓜香的采摘和初步加工工艺要求十分严格。采下的黄瓜香药就地加工,将含盐量15%的水烧开,放入鲜嫩的黄瓜香,待菜形固定,颜色鲜绿时捞出,过水凉透后盐渍贮存。
薇菜
薇菜的学名成桂皮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地、杂林、野甸沟塘边的潮湿地带。我国许多地方都产,但以黑龙江省完达山一带最多,质量最好。
薇菜生命力极强,每年4月,当积雪稍一消融,薇菜就从根部发芽,破土而出,成群丛生。嫩叶呈卷曲状,株茎有一层浅白色的绒毛,看上去很像攥起的雀爪。薇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少量脂肪,很早就为人们采摘食用。《诗经》中就有对采摘薇菜的描述。用薇菜烹制的菜肴清新爽口,野菜味道宜人。可做汤,可清炒,还可烧制许多名菜。
薇菜生长很快,采摘时间很短。一般在每年4月末5月初,幼芽长出地面后四五天以内就可采摘,否则过时就老化不能食用了。采回的薇菜必须当天加工,才能保持新鲜,不损失营养和味道。
这种野菜的生长习性十分有趣,有人把它比作一夫多妻制的部落,不管多大一片薇菜,都是一簇一簇的生长着,其中有一株是顶着竹子破土而出的,生长的较为粗壮高大。当种子成熟时,子壳自动炸开,种子撒落在地上,人们称之为公薇菜;四周生长的其余几株称为母薇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