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专题 正文
苍莽浩瀚的大兴安岭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7-05-31 21:42:44
 

  大兴安岭,亦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古为大鲜卑山,为东胡人一支鲜卑人所居。据当时拓跋鲜卑人的传说,其祖辈世居幽都之北,广漠之野,“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原鲜卑人究竟居于何处,众说纷纭。1980年夏,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附近的“嘎仙洞”发现了北太武帝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留下的石刻,才确切证明此洞即为北魏皇帝的石室“祖庙”,由此才确证大鲜卑山即今天的大兴安岭。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及黑龙江省最北部,有“金鸡冠上的绿宝石”的美称。大兴安岭属北纬高寒地区,气侯严寒,因满语“兴安”为极寒处而得名。被与俄罗斯联邦隔黑龙江相望,南至西拉木伦河左岸,东与小兴安岭以嫩江为界,往南大兴安岭的东界为松辽平原,西邻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草原。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一千二百公里,大部分的宽度在200—300公里,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东西两侧坡度不对称,东陡西缓。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在北魏50度的地平线上,犹如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祖国的北部边疆。

  大兴安岭是两条大河的发源地:一条是额尔古纳河,另一条是嫩江,额尔古纳河由西向北奔腾东流,环绕着大兴安岭,它与势勒喀河汇流后,汇入黑龙江而奔向大海。而嫩江则从大兴安岭麓径直向东南流去,蜿蜒穿过送嫩平原,宽阔的松花江成为它的主流河道。由乙勒呼里山把大兴安岭分成南北两部分。北坡主要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等均注入黑龙江。南坡主要河流有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等,均为嫩江水系。内部大小河流纵横,湖泊泡沼星罗棋布,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大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义。首先,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上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山体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丘陵。其次,它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湿润气候区与非湿润气候区的分界线,夏季海洋季风受阻与山地东坡,东南坡降水较多;相反,西北则干旱少雨。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穿过,使大兴安岭东西两侧自然带呈鲜明的地域分界,以东多森林,以西多草原。

  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大兴安岭属于海西褶皱带,造山运动中又发生强烈活动,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以及斑岩、安山岩、粗面岩与玄武岩喷出。晚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大兴安岭沿东侧的走向断层掀开翘企,造成东西两坡不对称,东坡以较陡向松辽平原降落,西坡则和缓地斜向内蒙古高原。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初期的构造变动还引起火山喷发和熔岩溢流,故在大兴安岭南部多有火山口。大兴安岭的主脉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另在北部有一山脉称之为乙勒呼里山,呈西西北—东东南走向。蜷曲北部较低,南边较高。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大兴安岭在地貌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主脉东侧较陡,西侧较缓。如西侧与蒙古高原毗邻处的一高原海拔为600—700米,而东侧与松嫩平原交界处海拔为200米。这样,大兴安岭的主要分水岭高出内蒙古高原仅400—500米,而高出送嫩平原800—1000米。

  从气侯上划分,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侯,气温低,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日照长,但偶尔有霜雪,气温年差较大,生长季短,湿度大。冬季(平均气温<10℃)长达9个月,夏季(平均气温≥22℃)最长不超过1个月,绝大部分几乎无夏季。但夏天由于日照长,气温并不低,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1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下。漠河夏至日是我国白昼最长的地方,日出3时14分,日落20时23分,23时天黑,在没有月光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见到1000米以外的物体,因此有人称此时的漠河为“不夜城”。大兴安岭地区冬季在寒冷而干燥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很少降水,只有在强烈的冷锋过境时,才会产品降雪,但降水量不大;与此相反,在一年中的暖季,本区东南季风活跃,南来的海洋湿润气流可以带来大量降水。降水多的季节,正好与温暖季节一致,这样对于林木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全年降水量350-500毫米,相对湿度70%-75%,积雪期达5个月,林内雪达30-50厘米。

  虽说大兴安岭是长冬无夏,但这里一年四季也是各有特色。

  春涌兴安,沁人心脾的兴安岭杜鹃缀满群山;夏日林莽飘香,浓绿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渡假圣地;秋日层林尽染,山果飘香,红、白、黄、褐、绿相间的“五花山”尽收眼底;冬到兴安最富诗意,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是冰雪旅游的最佳去处。大兴安岭的冬季别具特色,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许多游人纷纷而至,体验“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大兴安岭南部的甘河,隆冬季节,河流的浅水区虽然在气温-40℃以下,却不封冻,仿佛潺潺流动的热泉,浓浓的热蒸汽弥漫山谷,山谷中的树枝凝结了经营的雾凇,河流中冰上积雪经过雾气的洗礼,更加洁白、晶莹。冬季的河水清澈、宁静。银色的群山、晶莹的雾松、洁白的冰雪、潺潺的河水,构成了大兴安岭独特的、神奇的、亮丽的纯朴的冬季自然景象。

  在8月份,大兴安岭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晚霞。自加格达奇乘火车北行至漠河县的图强镇,在这里可观看晨雾或晚霞,在6至7月份,早晨4点钟,登上镇北的防火瞭望塔,居高临下,一眼望去,山谷间形成的云雾渐渐升腾,在半山间飘荡,云海和云瀑千变万化,蔚为壮观,交替出现,恍若仙境。当太阳从山边慢慢升起时,朝晖映照,云蒸霞蔚,曦光漠彩。这里的风光虽然比不上名四大山,但却有着独特的风韵。有时夕阳烧红了半边天,云霞、群山、森林浑然一体,虽然不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一天”那般壮美,但多的是一份宁静、祥和、古朴与自然。

  独特的气侯条件造就了大兴安岭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大兴安岭的山岗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万顷的海洋。大兴安岭是我国的森林宝库,有“北疆绿屏”之称。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其次为白桦,以及樟子松、冷杉、水曲柳、榆树、山杨等,多达上百种。其中北部的兴安落叶松与世界著名的东西伯利亚泰加林的针叶林相连,故有南泰加林之称。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在我国林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森林总面积7.3万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86.23%,林木蓄积5.3亿立方米,占黑龙江省总蓄积的26.6%,占全国的7.8%;森林覆盖率比全国的平均值高4倍。从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以及木采伐量来说,在全国各林区中都居第一位。

  在这里生长的野生植物有上千种,漫山遍野,色彩缤纷,花香四溢。其中,许多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深山和林缘,生长着一簇簇一串串野生浆果,诸如山葡萄、红豆、都柿、稠李子、山丁子、刺玫果等,是制作天然饮品、国酒、果酱、果糕的好原料。这里还有纯天然无污染的山野菜食用真菌。山野菜中以蕨菜、黄瓜香、金针菜、柳蒿芽、山韭菜和明叶菜居多,食用真菌有木耳、蘑菇、猴头和灵芝等。中草药有黄芪、贝母、党参、五味子等一百五十余种。在浩瀚的绿色海洋种反演生息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有骆驼、黑熊、狍子、紫貂、榛鸡等三百三十多种。水貂等各类毛坯动物及鰉鱼、大马哈鱼、细鳞鱼、哲罗鱼等名贵水产品八十多种。“锦鳞在水,香菌在林,珍禽在天,奇兽在山”是对大兴安岭万顷林海里反演生长的动植物生动描绘。

  大兴安岭有丰富的地上资源,而且地下资源也十分丰富。这里生产黄金,素有“金镶边”之称。大兴安岭近况遍布全区,品位较高,除漠河、呼玛外,松岭、阿木尔、韩家元等地均已开采,产量居黑龙江首位。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富,矿区主要分布在漠河的霍拉河盆地,呼玛的椅子圈和卧浦盘第一级十八站,松岭等地。此外,大兴安岭地下还蕴藏着铜、铁、铝、磷、钛、钨、锌、钼、铅、石墨、水晶势、大理石、石灰石、泥炭图等三十多种矿物质。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所以人们赞美大兴安岭是聚宝盆,称它“遍地皆为宝,天下也难找”。

  在郁密的五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鄂伦春族,他们是中国的五小民族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生活习俗,素有高山“猎神”之称。旅游者来到鄂乡,同少数民族兄弟们共进篝火晚餐,吃着“手把肉”,住着“撮罗子”,关上民族歌舞表演,可尽情领略北方少数民族的淳朴风情。一首古老的歌谣唱道,“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它唱出了这个民族古朴、粗矿的性格与大自然为伴的和谐生活。鄂伦春族是世居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有两种解释:一是“使用驯鹿的人”,二是“山岭上的人”。狩猎是鄂伦春族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年四季住追着獐狍野鹿,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们才逐渐走出大森林,走下兴安岭,开始了半耕办狩的定居生活。鄂伦春族原始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至今还保留得比较好的要数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民族乡。在这里可以看到独特的冰雪、森林、节界江、古驿站,在黑龙江上还可目睹俄罗斯村落的异国风情;在呼玛河畔那急流险滩和高山峡谷中可乘坐桦批船进行漂流探险。在民族乡里可与少数民族兄弟们狩猎、垂钓、共进篝火晚餐,吃着“手把肉”,住着“撮罗子”,欢歌载舞,尽情领略鄂伦春族的淳朴风情。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孙晓锐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