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省长于幼军在开幕式上讲话(摄影 邵晶)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去年五月“首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活动以来,来自中央、各省市区和境外网络媒体的朋友们深入山西采访,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全方位宣传报道山西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指引下,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部署、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思路、举措,为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时隔一年,网络媒体的朋友们再一次来山西集中采访。我代表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网络媒体给予山西建设发展的关注支持以及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一月,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九月,召开了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的重大部署,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探索山西发展道路成果的基础上,张宝顺书记代表省委提出要把握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努力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四条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跨越、自然人文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三个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新思路。
2006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以“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44项指标的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省及各市县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和建设发展,今年四月在全省公布了去年各市县发展水平和发展指数两套指标的考核结果。实践证明,新的指标体系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十一五”发展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和顺利起步。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46.5亿元,增长11.8%;财政总收入104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83.1亿元,分别增长38.2%和58.3%,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20%。我们以调控投资结构为重点,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4.8%、20%和33.4%,多年来首次一、三产业投资增长幅度高于第二产业;在工业中,煤焦铁等传统产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去年增长13.5%,大大低于2005年45.5%的水平),新兴支柱产业和农业、农村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大幅增加(分别增长58.1%、28.9%、27.6%)。全省经济发展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完成1098.8亿元,同比增长14.6%;1—4月,财政总收入完成412.4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4.2亿元,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5.4亿元,同比增长24.1%。二是资源环境得到进一步治理保护。国家环保总局核定去年我省二氧化硫削减3.79万吨,削减率2.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持平,近二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经济较快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转机;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去年增加8.7%;煤矿采区回采率由前年不到40%提高到5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下降13.3%。今年1——4月,各地排查、治理工业污染源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吕梁对排查出的191户环境违法企业全部关停取缔、炸掉烟囱208根;临汾市把减排作为“市长一号工程”,关停焦化、冶炼企业43家,一批焦化、冶炼企业完成烟尘治理任务。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稳步推进。省委九届一次全会从改革发展、制度建设、保障救助、社会管理、和谐文化建设等五个层面的工作部署建设和谐山西。最近省委、省政府又专题研究解决制约和谐山西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年多来,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城市低保、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大病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五保户供养等十二项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制度。狠抓煤矿、交通、化工、学校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工作。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免除革命老区山区54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27.7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9元,增长10%。今年1—4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8.2%,农民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9.2%。
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事关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事关构建和谐山西的全局和战略若干重大决策举措的布局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十三项重大战略决策,以此来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全面实践。这些战略和布局,涉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整治优化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主要思路去年已向大家作了介绍,下面我把这些战略举措的具体部署和实施情况向大家作一扼要介绍。
1、实施旨在整合煤炭资源、提高行业总体素质、改变“多、小、散、乱、差”格局的煤炭行业“三大战役”。第一战役在前年9—12月依法关闭了4876个非法采煤矿点的基础上,去年又关闭了3500个死灰复燃和新发现的非法矿点,基本遏制了非法违法开采泛滥的局面。去年启动实施“第二战役”,目前已淘汰关闭了1467个虽经合法批准,但生产方式落后、安全隐患较大、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到六月底还要关闭189个。今年四月结合启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实施“第三战役”,包括:引导支持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联合、收购、重组或托管中小煤矿,引导推动县、乡地方国有小煤矿和民营小煤矿以股份制形式联合重组;提高煤炭行业准入标准,分期分批改造现有矿井,力争全省2010年80%以上的煤矿实现机械化开采;今年年底前在全省所有煤矿建设瓦斯监测监控和自动处理、产能产量监测、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并实现省、市、县监管部门和企业、矿井五级联网运行,提升煤炭行业监管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自觉调控煤炭的产能产量,维持煤炭市场供需紧平衡,“十一五”期间煤炭产能产量零增长,产量控制在7亿吨,产能控制在8亿吨。经过“三大战役”,到2008年全省的煤矿数将由前年的9000多个减至2500个以内,2010年减至2000个左右,实现百万吨以上煤矿产量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2、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我省是全国单位产值能耗较高的重点省份之一。省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降低能耗25%,比全国降低能耗平均水平多降5个百分点。在大半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年11月,省政府颁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出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纲要,并召开全省节能工作会议动员部署,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全面节能。今天下午我省将召开节能减排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将节能降耗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及相关部门,建立起严格的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和的科学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办法并加强检查考核。二是拿出“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在去年以来已淘汰八、九千个违法采煤矿点和小煤矿以及一批小焦炭、钢铁、小火电、电石、铁合金等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到2010年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落后产能3700万吨、焦化落后产能1420万吨、小水泥850万吨、小火电267万千瓦、电石和铁合金各175万吨和82万吨。并将淘汰项目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和项目上。淘汰这些落后产能要影响GDP约几百亿元、财政收入上百亿元。但我们不惜以此巨大代价换取山西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还人民蓝天碧水青山!三是在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煤炭、焦化、化工、建材、冶金、电力六大行业和200户高耗能企业上,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政府对这些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加大指导、督促力度,真正使节能降耗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去年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今年分别启动30个循环型生态园区和100个循环型生产试点企业,引导支持企业使用先进的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技术,在清洁能源生产、煤化工深加工和煤矸石、煤层气、焦炉煤气利用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3、以培育“八大支柱产业”和四个新兴产业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体是巩固拓展、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焦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新上一批技术起点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档次。全力培育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旅游四个新兴支柱产业,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煤化工业,去年已有145个项目开工,力争使煤化工行业2010年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二百多亿元增至上千亿元,把山西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重型汽车和煤机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并新上一批重型机械、工程机械、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和精密铸锻等产业的大项目,去年已有349个项目开工。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镁铝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和新型建材等,去年已有168个项目开工。旅游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商贸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以及文化产业四个新兴产业。
4、实施“三个企业方阵”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去年制订了大企业、大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召开会议部署推开。在政府层面努力构筑推进大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环境和工作体制,努力做到“三不、三多”,不代替企业决策、不包办企业重组、联合、转让产权、股权等行为、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多指导、多支持、多服务,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同时,优先考虑并规划、支持列入“三个企业方阵”77个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引导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重组,促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5、“蓝天碧水”工程。大力整治全省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河流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去年率先在省内实行“区域限批”和环境末位淘汰制度,并实施了由环保部门牵头,银行、电力、公路、铁路等14个部门参与的全方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联合执法,先后对1500余家环境违法生产企业采取停贷、停电、停运的“三停”措施。省政府颁布政府令(今年提请省人大立法)要求所有污染严重企业必须于2008年底前全部安装脱硫、除尘、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为确保这些环保装备正常运转、收到实效,今年在污染最严重的800—1000家企业强制推行安装联网监管的排污在线监控系统,明后年全面推开。大力推进11个地级市和10万人以上的县城集中供热、供气,清理、搬迁、减少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干道两边的堆煤场、转运站,大力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同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一百多个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用5年时间基本恢复汾河、沁河、桑干河三河源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污染。
6、造林绿化工程。在实施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同时,去年启动实施了“身边增绿”的六大绿化工程。去年各级财政投入40多亿元,完成515万亩的营造林,其中六大工程折合造林面积近110万亩。今年在四月份从南到北对全省七市40多个县进行检查,各地植树造林力度空前、投入空前、成效明显,预计今年可全部完成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多数三级公路、铁路沿线的绿化任务,明后年重点推进交通沿线荒山荒坡绿化。朋友们这次会到我省各地走一走,我相信大家也会感受到山西今年植树造林特别是通道绿化的成效。
7、“煤矿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去年棚户区改造开工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可使5.2万矿工及家属搬进新区新楼房;沉陷区治理开工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维修加固工和货币补偿141万平方米,使25万职工及家属受益。今明两年改造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用三年时间使近30万户、100万群众住进新村、新区、新楼房。同时今年在太原、大同试点,两三年内全面启动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8、启动实施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开发战略。去年作出了举全省之力,加快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山区开发的决定,确立了以产业开发为龙头统筹带动其他事业建设发展的扶贫新思路,制定了“两区”产业开发、交通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并召开大会动员部署。对列入省规划的448个产业项目(投资总规模近3000亿元),省政府给予立项倾斜、贷款贴息、启动资金等支持。春节前核查,其中70%的项目已动工建设,六月底前再全面清核一次,确保除国家审批的项目外,今年内“两区”开发项目能够基本上开工建设,两三年内全面达产达效,可使59个山区县财政平均增收8千万元,翻一番以上,农民人均平均增收10%以上。一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也将陆续动工建设。
9、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制定了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规划和千村试点方案,完成了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我们将在继续搞好去年109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增200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引导帮助农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努力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组织和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大力改善我省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
10、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去年我省出台了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并配套出台了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着力提高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水平。今年省会太原和各城市在去年规划的基础上,以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和道路交通路网、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全面启动了城市建设。正如大家看到的,太原旧城区的改造已经全面铺开,新区建设也已启动,其中一项重点是省政府筹资50亿元,今年九、十月份前在太原陆续开工兴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山西大剧院、科技馆、图书馆、体育中心、地质博物馆等六大社会公益类基础设施,三年内全部建成弥补山西在社会事业方面的空白。
11、启动实施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去年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了推进省属国企改革的“1+13”系列配套文件,按照产权多元化和“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总体思路,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计划三年完成省属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目前,国资委监管企业和省直厅局所属共773户企业改革总体框架方案审批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有一批企业改革改制已经启动,一批大型国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和韩国SKN株式会社等世界500强企业。今年全面启动、实质推进、大部分完成转制搞活、关闭破产、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等各项改革任务,并在做大做强一批国有企业上取得重要进展。
12、大力推进对外开放。自去年3月召开全省扩大开放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以来,我省全面开放投资领域,整治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去年在香港、上海成功举办了大型招商活动,签订的合同和正式协议项目580多个,引资额折合人民币3800多亿元,目前已有66%项目办妥批准手续,45%的项目开工建设,预计下半年还有30%左右的项目开工建设,全省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我们在继续落实这些项目的同时,将于八月份在广州举办面向珠三角的大型招商洽谈活动。今年山西对外开放的另一重头戏是九月份国家商务部与我省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太原)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这是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性的煤炭和新能源展会,届时将有三四十家世界五百强中顶级能源企业和一大批海内外投资者云集太原,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届时欢迎大家来太原采访。
13、大力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省政府就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出专门决定,制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并召开全省政府系统大会动员部署。各级政府设立了行政效能建设领导机构和效能投诉中心,去年行政效能机构设立后全省共查处行政效能投诉案件291件,对195人进行了责任追究,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进。省委、省政府将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省委出台了有关决定和具体要求,行政效能建设正在深入推进。最近,省行政效能监察办对全省部分行政机关进行了明查暗访,又发现并处理了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
今年,我们在对这十三项重大战略布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基础上,再推出若干战略举措:
一是实施兴水战略。山西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两个省份之一。去年9月至12月我带领专题调研组对全省11个市、五大河流、七大水库、部分灌区和泉域、57处重大水利工程和可建水库选址地以及一批节水、中水利用、饮水安全项目进行实地查勘,调研、论证拿出加快水利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上月动员部署,已启动在全省实施以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为重点的兴水战略,主要是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农田水利灌溉、水土保持淤地坝、农村饮水安全、城乡节水和水源保护等六大水利建设工程。
二是正式启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去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省为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省份,经一年努力,试点总体方案和各个具体方案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复,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其中,建立并用好可持续发展基金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基金使用主要用于企业难以解决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重点接替产业发展、解决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并适当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并保证专款专用,建立起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并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建立煤炭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煤矿转产和煤炭城市转型、加强煤炭人才培养等,促进我省煤炭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省政府今年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列为重大调研课题,上月底已经启动。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省市县联动的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规划和布局;深化、完善科研院所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和机构;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深入开展科普和技术服务;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引领等七个方面组织深入调研,形成今后几年全省科技工作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路、规划和具体的部署包括对策措施、目标任务和配套政策,于7、8月召开全省科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四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今年拟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重点景区、重点项目规划,着力打造晋北宗教古建、晋中晋商文化、晋南寻根觅祖三条精品线路及若干重点景区,使旅游业成为一个大产业。
五是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路手段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大企业、上一批好项目,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是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我省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多数农村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思路推进种养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按照工业化的思路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继续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工程,加快走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综合素质、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针对我省农村集体经营层次非常薄弱,集体经济大部分成了“空壳”村的现状,拟下半年进行专题调研,拿出决策方案,在长期稳定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七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项改革一月份已在全省安排部署,按财力和事权相协调、保证各级财政随着经济发展共同增长的基础上往县区一级倾斜的思路,调整省、市、县(区)三级税收共享收入范围和分享比例,充实县区一级财政实力,调动其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在35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半年启动改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同志们、朋友们,山西只要抓住这20项事关5—10年长远发展的战略重点扎扎实实地干上几年,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跃上一个大台阶。希望网络媒体的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关注、支持山西,多宣传推介山西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促进山西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
最后,预祝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