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消息: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要求各地今年继续乘势而上,全面完成“四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据悉,今年省财政将投入3.4亿元采购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帮扶3650所农村小学实施“四配套”工程。到今年年底,全省农村所有初中和小学在教育技术装备方面全部达到合格学校的建设标准,城市的初中和小学也要通过查漏补缺做到在教育技术装备方面不低于农村学校。
去年是我省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建设的开局之年,重点组织实施了农村初中的“四配套”工程。这项工程启动以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当年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政府行为,全面组织发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保障机制,“四配套”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测算,一所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的建设经费为每校32万元,其中省级提供的设备物资为24万元,其余8万元由市、县负责筹集。为切实保障“四配套”工程的顺利实施,省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省财政安排3亿多元补助经费,支持帮扶地区“四配套”工程建设。各地也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补助和奖励资金,推进“四配套”工程建设。去年省教育厅完成了省配器材的政府招标采购工作,与113家企业或出版社签订了139份购货合同,实际采购515种近900万件仪器设备和1986种近300万册图书,大部分帮扶地区物资配送和安装工作基本到位。部分非财政转移资助的县(市、区)按照省招标产品样和价格与供应商签订了合同,加快了设备器材的配备,合格学校建设在全省顺利推进。
今年是全省农村中小学实施“四配套”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完成该项工程的关键一年。王斌泰在讲话中说,相比去年,今年工作涉及面更为广泛,任务更为艰巨,时间更为紧迫。他要求各地在去年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全面完成“四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
今年“四配套”工程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做好省帮扶建设的1240所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的后续工作,争取4月中旬完成设备器材的集成任务;二是实施农村小学“四配套”工程,省帮扶建设的3650所农村小学争取10月底前各项设备器材配送到位,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三是各地城乡中小学都要对照合格学校建设标准查漏补缺,确保在年底前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是合格学校,苏南和苏中部分地区的学校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的第二类标准。
为了如期完成今年的任务,王斌泰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尽快完善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的台账,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落实实施计划。省帮扶建设的农村小学,要按照省定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在7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做好从6月份开始接收省配设备、器材的准备。没有列入省帮扶建设的其他义务教育学校,各地教育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根据不低于省定标准的原则制订建设规划,逐校列出缺少的设备、器材的品目和数量,自行组织采购和配送。
谈到今年“四配套”工程的经费筹集,王斌泰说,经测算,帮扶建设地区的一所小学,省负责配备的设备、器材大约需要10万元,市、县负责筹措的经费每所小学1至2万元。2007年各地实施“四配套”工程所需经费应全部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不得因此让学校产生新的债务,绝不允许向学生和家长摊派集资。要管好用好建设经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加强监察审计,确保在经济活动中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王斌泰最后强调,随着初中和小学各种设备、器材相继到位,今年必须在抓紧、抓实“四配套”工程建设工作的同时,把加强管理、培训教师和充分发挥设备、器材作用的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校如果没有设备、器材,自然无从谈起管理和使用;如果配备了设备、器材没有认真管理,造成设备、器材的损坏或散失,那是极大的浪费;如果让配备的设备、器材闲置,甚至锁在仓库里束之高阁,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这同样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实施“四配套”工程建设,一定要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上下工夫,在规范学校管理上下工夫,在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工夫。要充分利用“四配套”工程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优质教育资源的条件,保证开齐开足相关课程,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转、充分使用,杜绝“有配无管”或“只摆不用”的现象发生。要坚持建、管、用并举的原则,切实抓好管理、维护和使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