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剧:民间戏剧具有植根民间的群众性、创作的集体性、传承保留方式的口头性、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性四大特征。河南民间戏剧在全国占有主流地位。明末清初以来,河南有据可查的剧种达80余种,以锣戏、卷戏、梆子戏最为盛行,几乎遍及全省。梆子戏因地域而存在艺术风格的差异,以开封、商丘、洛阳一带为中心的称河南梆子,以豫北滑县为中心的称大平调,沁阳一带为怀庆梆子,安阳一带为怀调,南阳称宛梆,陕县一带称乱弹。其他有大弦戏、越调,还有流行于豫北的南调。清代曾有不少外来剧种如昆曲、弋阳腔、徽戏、汉调等流入河南,对河南民间戏剧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有的扎根河南,演化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剧种,如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汉调二簧,以及新乡、许昌的“土二簧”。清中后期出现了二夹弦、落子腔、道情戏、扬高戏及豫南花鼓戏、嗨子戏、四股弦、四平调等等。
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艺术至少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内容十分丰富。《跑帷子》、《跑阵舞》由古代战争中的陈兵布阵演变而来;《打独角兽》、《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与兽的搏斗;《龙舞》、《狮舞》、《麒麟舞》是典型的模拟舞蹈;《打春牛》、《打铁舞》模仿人们生产劳动的情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众舞蹈《秧歌舞》、《腰鼓舞》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革命舞蹈。《抬阁》、《肘阁》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大铜器舞》场面壮观,情绪热烈,气势恢弘。《刘海戏金蟾》、《斗金龟》和《寿星观花》是取材于神话寓言的舞蹈。其他还有《五鬼闹判》、《拉秦桧》、《二鬼摔跤》、《挑花篮》等等,也在民间盛行。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歌舞结合,采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是中原民间舞蹈的明显特征。
民间曲艺:曲艺演唱俗称“说书”,在河南民间文化生活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明清以来,在河南城镇市井、乡间村头,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对群众的生活、思想、道德具有很大影响。民间曲艺取材多为历史故事、演义小说,也有贬恶劝善、讲论纲常的家常小段儿。有的地方形成书会,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在元代延礻右年间已经成俗,至今不衰。流行于河南的民间曲艺主要有坠子、大鼓书、评书、快板、琴书、三弦书、渔鼓道情、大调曲子等,其中河南坠子、大调曲子艺术价值甚高。
作为世界戏曲三大源流,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早已绝迹,惟独中国戏曲顽强地延续至今。作为现代艺术的源头,民间表演不仅表现出东方的内向、深沉的民族性格,而且折射出人类原始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想像。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舞蹈,还有民间音乐和杂技,作为历史的“化石”,理所当然应当得到国人的重视和“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