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国际性会展旅游资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展览的承载能力,有发展会展业的巨大潜力,但西安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需要在一些方面实现突破
近年来,会展业在西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凭借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西安成功举办了众多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的国际性展会,也坚定了这个文化古都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雄心。
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丝绸之路投资论坛、第三届BPO论坛等一系列国际性展会的成功举办,在向世界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西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使西安看到了自身发展会展经济的潜力和优势。
西安会展经济发展之因
近年来,西安的会展经济以年24.6%的速度递增,会展日趋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自2002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展会279个,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社会综合效益88亿元。2004年、2005年展会创造综合效益超过30亿元和39亿元。仅今年前10个月,西安市就举办展览会66个,参展商11万人次,专业观众10万人次,普通观众236万人次,成交额39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500个,创造社会综合效益50亿元。
西安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何在?分析人士认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西安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奠定了基础,随着国际会展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以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西安与国际、国内大中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知名品牌展会不断增多
2005年初,西安提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并将发展会展经济作为国际化的突破口,以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今年初,西安又提出了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目标。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年会议、展览将达200个以上,年均递增10.6%。其中国际会议、展览占到了20%。实现会展业收入达到8亿元,年均递增26%,创造社会综合效益72亿元的目标。
如今,西安会展业无论在数量和效益上均有明显提升,世界性、全国性知名品牌展会不断增多。2005年,西安连续举办了国际古迹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第12届中国广告节、首届欧亚经济论坛三个规模大、规格高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的会展,使西安的展会呈现出密度大、规模大、规格高的新特点。
与此同时,西安会展业也初步实现了由政府组织办展向专业公司办展的过渡,企业逐步成为办展主体。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西安专业展览公司和经营范围包含会展业务的公司有120多家,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总数的95%以上。2005年举办的欧亚经济论坛就突破了以往主要靠财政办会的筹资模式,把论坛的冠名赞助权、酒水赞助权等无形资产包装后推向市场,进行招商,创出了一条市场运作大型会展的新路子。
快速扩张仍需破“关隘”
西安提出了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总体构想:通过建立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与黄河中上游省会城市、西部城市会展业合作互动机制。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与交流,组建黄河中上游省会城市会展经济协作互动联盟,扩大会展资源,促进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性会展品牌和区域会展联动平台,实现区域内展馆、信息、资料统计分析等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曲江国际会展聚集区、氵产灞国际会议中心、高新区高新技术展览展示区、城墙内的国际文化交流区、三桥国际汽车专业会展区等五大特色鲜明的会展聚集区。
分析人士指出,西安不仅有国际性会展旅游资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展览的承载能力,有发展会展业的巨大潜力,但西安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需要在某些方面实现突破。目前西安的许多会展企业规模较小,创新不足,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滞后,整体竞争力不强。在知名度和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尤为突出的是,西安会展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据了解,在西安具有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或10人以上的会展公司已称得上大型会展企业。目前陕西的专业会展公司注册资金多在50万元左右,进行会展业务注册的公司虽多,但经常有机会办会的也就10家左右,都是三五个人,人员流动性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西安会展业的发展。
此外,管理法规的不健全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西安市虽曾出台《关于发展会展经济的若干意见》,但缺乏法律约束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特别是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该意见赋予西安市会展管理办公室的展会备案职能被取消,各类大型会议、展览分别由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后直接实施,导致全市大型会议、展览管理工作出现空当儿。重复办展、盲目办展、乱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尤为突出。(李一斐、边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