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的指示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7-02-17 17:42:07
 

  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

  党的十五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黑龙江是个资源大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从1958年9月至1983年8月,先后5次来到黑龙江省视察,对关系全国经济建设大局的石油、森林、农业等资源型行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作出许多重要指示。重温小平同志的指示,倍感亲切。在跨向新世纪的历史征程中,落实好小平同志这些指示,使资源型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一、邓小平同志对大庆油田建设的指示,指引我们按照统筹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思路,坚持一业为主,全面发展,努力把大庆建设成现代化石油城

  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也是全世界特大油田之一。从1960年开发以来,已建成了18个不同规模的油田,连续21年稳产在5000万吨的水平上,累计生产原油达14.5亿吨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累计生产石油天然气达700亿立方米。大庆油田已经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对大庆油田的建设与发展十分关心,曾先后于1961年7月23日、1964年7月17日、1978年9月14日3次到大庆,针对大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作出很多重要指示,指明了统筹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思路。

  针对维持高产稳产与油田后备储量不足的矛盾,邓小平同志强调资源勘探和依靠科技提高找油、产油水平。1961年来视察时,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了当时大庆的油田面积、储量和开采量的情况汇报后讲:“现在7亿吨是肯定了,你们要搞到10亿吨,有了10亿吨,一年就可以生产3000万吨。”他还针对天然气和石油的关系问题指出:“气,你们要搞的快一点,找到气,能解决大问题。气比油更活跃,你们要好好找。”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大庆时,路上就问:“大庆油田扩大了没有?”并在东北地质图和全国油气田分布图前,逐个看了各个油区的情况,提出加快找油、找气。他还提出,每年全国有了5亿吨油产量就好了。与此同时,在勘探打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先进钻机的问题。在依靠科技挖掘出油潜力问题上,邓小平同志1961年来视察时就询问:“你们现在注水还没过关么,要早点想办法”。1978年他来视察时,参观了研究设计院地宫,并指示:“要搞电子计算机中心,1天24小时工作。”当他听说大庆可以高产达5000万吨,稳产到1985年时,非常高兴。如今,油区不断扩大,已探明了大量的外围油田,而且采油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仅“三次采油”技术就相当于增加采出率10亿吨。现在,大庆油田不仅高产稳产至今,而且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改造,5000万吨稳产还可以再延续15年。

  针对主业与辅业之间不协调的矛盾,邓小平同志强调石油、天然气加工、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他行业同步发展。邓小平同志1964年来视察时,专程视察了龙凤炼油厂,表现出他对石油化工建设的高度关注。1978年来视察时,他又到大庆化肥厂,详细了解生产情况,并不顾70多岁高龄,一再坚持要上造粒塔上去看一看。在30万吨乙烯会战指挥部,邓小平同志指示:“引进来设备就要掌握,就要生产,要快。”当听到引进的装置能年产20万吨酒精时,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好,搞起来快,多了可以出口,出口也有市场。”当听说我们的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与国外还有差距时,邓小平同志强调,“这些要解决。”

  邓小平同志每次到大庆都关心农业生产。他1961年来时指出:大庆这个地方靠着铁路,有火车站,草原很平,汽车到处可以跑,土地肥,到处能种地。要好好种地,成立专业队,实行单独核算,开头两年要补贴点,以后就要自给自足。农副业队生产的东西,也要实行等价交换。专业队是集体所有制,不要和企业混在一起。你们要争取做到蔬菜、副食品自给。这里养猪的条件也很好,要好好养猪。也可以办牧场,养点乳牛、菜牛,养点羊。1978年来时,当邓小平同志听说已经搞了32万亩耕地时,他高兴地说:“大庆的地,每亩一百斤化肥,产玉米一千多斤这个不简单。”听说当年养猪可以达到15万头时,他说:“这不错”。他还指示:“要挖土地潜力多种树。农业搞机械化,节约下人力种树,还可以种草,发展畜牧业。草原可以改造,排水,搞条田、方田,要改造草原。”对蔬菜生产,邓小平同志指示:“要搞蔬菜脱水,脱水以后贮藏运输都方便。”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不但对当时解决开发建设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而且对于以后大力发展石化下游产品,发展替代产业,避免油尽城衰的问题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大庆的石化下游产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90家。仅助剂厂就具备了550万吨炼油能力,可与原有的石化总厂并驾齐驱,同时还能生产5万吨聚合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厂。与此同时,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了发展大庆,我省已把周围4个县划归大庆市管辖,对大庆的工农业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省新划归给大庆开发的30万亩荒地的计划,也正在有步骤地实施。

  针对开发建设与保护环境的矛盾,邓小平同志强调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搞开发。1961年来时,邓小平同志说:井边要多栽些树。树吸收水分,每棵树就等于一个小水库。你们油区要种些树,也归你们所有。时隔3年再来时,他又强调指出:每人种30棵树,四川的经验证明这是办得到的。基本上种杨树,来得快一些。要保护草原,种树。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到大庆时,针对大庆油、气、化工污染严重的状况,指出:“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要求大庆“一定要把‘三废’处理好”。在火车上,邓小平同志殷切地提出希望:“要把大庆建成美丽的油田。”20年、30年过去了,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指示栽下的树已荫荫成林;把石油气当“大蜡烛”烧掉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烧碱产生氯气污染空气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助剂厂把氯气与乙烯合成,生产聚氯乙烯,服务于生产、生活。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数次来大庆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是因为大庆的稳定与长久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因此,我们要按邓小平同志关于大庆建设要统筹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基本精神,保证油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突出搞好油田的高产稳产,把继续保持高产稳产作为大庆油田的首要任务。加速老区技术改造、老区油井加密;在继续采用二次采油(注水驱油)技术的同时开发利用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努力推进外围油田、低渗透力油田的开发和技术改造。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确保5000万吨的年产量稳产到2010年。二是突出发展替代产业。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庆应在石油生产形势好时“未雨绸缪”的要求,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积极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畜产品生产加工、建筑建材、机器和仪器仪表等支柱产业;利用大庆油田的实力,发展大农业;着手开辟国际市场,到俄罗斯进行勘探,到南美等地搞开发,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到2010年整个大庆要形成原油、油田化工、多种经营各占三分之一的新型产业格局。三是突出高科技产业。重点是办好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四个主导产业,使之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示范区。同时,通过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改善民居,使大庆真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成为一座更加美丽的现代化石油城。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我省林区发展的指示,指引我们按照利用中保护、保护中利用,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把林区建成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基地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森林面积、木材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国第一位。森林主要树种有100多个,其中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就有50多种,如红松、樟子松、水曲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木材6.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木材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强,调出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对祖国这片绿色宝库十分关注。1961年、1964年、1978年先后3次到我省林区视察,每次都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出一些重要的指示,提出了以改革促进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林业发展思路。

  针对宝贵的森林资源可能由于过量采伐而枯竭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边伐边育保持平衡。1961年邓小平同志来视察时就指出:“你们的西部防护林带搞成了,已经有5米高了,再有20年就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他还指出:“你们是个大林区,还要分散造林,可利用一切空间地方,搞经济林。”关于森林保护问题,邓小平同志举例讲:“陈老总从日内瓦回来,说瑞士像个花园,几百年来都有一个法律,砍一棵树要种活三棵,否则犯法。我们也应当立个法。”我省林业部门为贯彻邓小平同志这些思想,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以育为主,采育结合,造管并举,分类经营,将全省林区分为三类:第一类,将可采资源尚好的森林区域划定为商品林经营区,推行基地化经营,从事木材生产,并逐步将采伐利用天然林转移到培育和采伐高效人工林上来;第二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林地划定为生态林经营区,实行森林保护工程建设,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第三类,分流富余人员,发展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这一采育结合、分类经营思想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全省森林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水平。截止1996年末,全省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9781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网1983万亩,在全省67个县(市)中已有30个县(市)全面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林业在全省经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用。

  针对如何调动育林、造林积极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以改革促发展。1961年,邓小平同志来视察时关切地问起我省已建成的西部防护林带的管理问题,指出:“要把它分成几段,固定所有制,使用、保管都他管。”1964年,邓小平同志又来到林区视察,他明确地表示:“采育双包制好!就是把采育双包给工人嘛。”邓小平同志肯定这一措施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近年来,我省林区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采取改革措施,使我省一些地区既绿了起来,又富了起来,看到了全面解困与发展的希望。如:森工林区实行了分户承包育林制度;改革经营机制,赋予林场(所)7项经营自主权,使其由报账式的单位变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模拟法人运转。在分户经营改革和林场经营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了森工企业集团化的步伐,中国黑龙江森林工业集团和中国黑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已挂牌运营。到1996年底,全省森工系统造林与森林抚育实现双百万亩的林业局达到14个,占35%。地方林业也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造林、股份合作制造林和管护经营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经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按照目前发展速度计算,再有12年全省即可实现绿化灭荒,比常规绿化速度提前近半个世纪。

  针对如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林区经济整体水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合理利用、综合发展的方向。1964年邓小平同志来视察时,在伊春友好纤维板厂看了碎木机,说:“这个好,能利用废物。”视察期间,邓小平同志听取省委汇报时还就用纤维生产问题指出:搞浆泊厂,用白松,这怎么行,浪费资源,怎么搞得起,谁设计的?要用杂木,用边材废料。要在林区就地搞,要搞定型设计,按点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开始搞浆泊,然后再搞抽丝,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材料。加工企业,厂子一定要设在林区,不能设在城市。37个森工局都搞点小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前来视察时,又指出:搞木材加工业,所有木材资源就可以利用起来,往外运木制品,可以节约运输力量,又可节约原材料。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既指出了提高有限的木材资源使用率的问题,又指出了大力发展林产工业,调整林区经济结构,走综合发展路子的方向。近几年,我省林业主动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营林基础产业,稳定木材生产这一主导产业,壮大林产工业这一支柱产业,在木材深加工上下功夫。人造板、木片等产量明显增加。非林非木替代产业,多种经营和林区农业也取得较大发展。全省林业产业产品结构正在由“独木支撑”向“多元化产业并举”的方向转变。

  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去做,才能真正做到对森林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才能使青山长在、永续利用的路子越走越宽。为此,下一步我们要全面实施森林资源恢复工程,以保持森林资源长大于消的势头。一是在确保国有林权不变大前提下,本着统一规划、划区管理、采育并举,综合发展的总原则,继续推行承包经营、联合发展。二是进一步放活林场,使林场逐步向完全自立方向发展。三是加快林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使木材深加工业成为黑龙江林业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支柱。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通过这些措施,争取用50年左右的时间,使黑龙江林业真正成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基地。

  三、邓小平同志关于我省农业发展的指示,指引我们按照外延与内涵结合、以挖掘内涵为主的思路,致力于把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

  黑龙江省绝大多数耕地坡度在5度以下,平坦开阔,集中连片,宜于机械化耕作。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60%以上是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适宜种植大豆、玉米、水稻、小麦、亚麻、甜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由于生态环境良好,植被率高,因而蓄水功能和气候自然调节功能较强。雨热同季,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耕地面积(约895万公顷)占全国十分之一,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这些均居全国第一位。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接连登上150亿、200亿、250亿公斤三个大台阶。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4.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7.5%,提前4年实现了国家下达的“九五”时期新增粮食52亿公斤的计划目标。目前,黑龙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并且还要继续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贡献。

  邓小平同志一直对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寄予厚望。1961年7月21日、1964年7月15日、1978年9月15日他在3次视察我省,听取我省工作汇报和1983年8月视察农垦友谊农场时,对我省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指明了黑龙江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邓小平同志强调把科教兴农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96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就讲:黑龙江如果机械化了,不加多少肥料就可以增产。要解决机械化问题。1978年来视察时,他又强调:要搞机械化,不搞机械化怎么行?腾出劳力搞多种经营。全国搞机械化,我总是提倡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打歼灭战。你们黑龙江应该是第一个,土地面积多,土质好,尽管无霜期短。要搞机械化,包括打井喷灌,不要花那么大精力搞平整土地。同时他提出积极采用农业先进增产技术问题,强调要摸一下在不增加化肥的情况下,要年产400亿斤粮食,需要些什么条件。邓小平同志不仅关注耕作技术问题,而且对种子问题也相当关心。在1961年视察时他就说,山药蛋产量很大,可是种子退化问题还未解决。《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专门谈了这个问题。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视察时进一步强调:可以搞种子,国家收购,价格可以高一些,供应其他地方。可以搞肥料工厂,搞种子公司。1983年邓小平同志到黑龙江,专程到引进国外设备搞现代化农业示范的友谊农场五分场,即著名的“韩丁农场”,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大型先进农业机械的作业表演,详细询问了科学种田的技术问题。这些,与邓小平同志后来讲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的重要思想是一致的。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我省逐步由广种薄收向集约经营转变,尤其是近年提出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战略以来,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黑龙江已成为机械总动力位居全国之首的省份。以发挥大机械作用为主,实行大面积深松和翻耙整地相结合的“黑色革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水三要素的地膜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大面积推开。玉米地膜覆盖面积已搞到2000多万亩,亩产比一般种法高一倍。水稻早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使黑龙江水稻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积由一直徘徊于800万亩猛增到2300多万亩,亩产由不足500斤猛增到1000多斤。仅水稻、玉米这两项就可增产粮食200亿斤。现在从县到乡到村各级种子基地都建立起来了,开展了以良种繁育、引进、推广为主的“绿色革命”。科技成为我省挖掘农业潜力,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性措施。

  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量地滥开荒造成环境恶化。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时讲:韩丁非常诚恳地提出一些意见,他举了世界10多个国家开荒的情况。有的没有搞清,开了荒得不偿失,引起气候变化,黑风暴、风沙。可以开荒,采取江苏君东一带建台田的方法,一条田、一条水,像是建成岛子,一块一个岛子,这样方法可以把水分保存起来。你们开荒方针怎么定的?后果如何,要搞一些调查研究,科学的处理。邓小平同志还非常重视林业对农业的防护和蓄水作用,早在1961年来视察时,就非常具体地讲到这个问题:“一棵小树至少能蒸发两吨水,一棵大树可蒸发8吨水,森林就是最好的水库。”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对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省虽然还有7300多万亩“五荒”资源没有开发利用,但现已开发利用的耕地中有相当数量出现沙化、碱化的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植被大幅度减少,连年严重干旱更是对农业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此外,7000多万亩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情况也相当严重,还有8000多万亩疏林地及采伐、火烧迹地没有栽上树。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增加粮食产量,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单产上,科学适当开发耕地,立足把开发向土地资源丰富、人烟稀少的地区延伸,一切开发都要做到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邓小平同志强调坚持走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大农业的路子。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视察时指出:农场不仅要搞粮食,还要变成工农联合企业。可以搞大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然后对蛋、肉进行加工。蔬菜生产也要工业化,搞蔬菜脱水加工工厂,这样可以储存半年。农业最终是要工业化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是对农场讲的,但对全省而言,也为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省在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农村其他各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了协调发展的步伐。

  实践证明,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办,黑龙江农业就发展。因此,在建设农业强省中,我们要更好地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的指示,坚持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路子,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战略后备和农业强省。

  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跨世纪的部署。摆在黑龙江省各级党政组织和全省人民面前的历史性课题,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省情,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开发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搞好“第二次创业”。在“第二次创业”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好邓小平同志来我省视察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从资源大省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石油、森林、煤炭、农业等资源型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黑龙江由欠发达省份向发达省份的跨越。

  时光荏苒,转眼邓小平同志已离开我们一年了,谨以此文表达黑土地上3700万人民的深切缅怀之情!

  来源:《回忆邓小平》(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

作者:    来源: 《回忆邓小平》(下)     编辑: 张喜艳